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教学改革】颠覆性变革与整合式规划——“欧亚4.0”战略全面引领中国式高等教育新潮流
2015.06.04

(图一)李正副校长主持讲座

(图二)赵炬明教授案例分享

(图三)胡校长现场点评

(图四)现场互动点评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各高校频频实行改革创新,传统的教育观念被新理念所颠覆。与此同时,知识经济转变为社会发展的攻坚力量,“信息革命”、“全球化”相继出现,二者的融合恰好造就了美国现行教育的优越性。现如今,中国同样处于大变革时期,开始教育改革,科技创新。那么,步入新时期的中国式高等教育又该如何发展呢?

6月1日,在全世界儿童欢度节日的时候,我校的老师们却在行政中心511进行着头脑风暴。时任中国院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美国院校研究会会员、我校高级顾问赵炬明教授同大家探讨“颠覆性变局与整合式规划”这一学术观点。

“二战以后,美国各高校纷纷转变学术发展模式,由学科研究导向到问题解决导向转变,主要表现为‘项目教学、问题教学’的教育方式。同时,教育经费结构也同依赖政府转向依赖社会,也可以称之为‘社会生产—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赵教授首先向大家讲述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美国的明尼苏达大学就是一个典型。在当时,学校面临两种因素的影响:校外环境,危险与机会并存,政府资助力下降、学生经济负担上升、生源减少,全球化资源共享;校内环境,传统大学的工作模式失效,组织离散化、管理失效、观点极化、资源短缺。在这种情形下,颠覆性创新的实施,才挽救了学校的现状,继而逐渐走向成功。”

1995年,我校在西安市诞生,加入中国高校大军的洪流之中。历经20年的发展,已经蜕变为中国民办高校中的佼佼者,并且不断向国际化、应用型的综合类高校发展。今年,同样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之年,怎样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呢?对此,赵教授表示:2015年,正值‘十三五’规划编制之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也逐渐步入正规。我们现在提出颠覆性创新,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举措。我们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自己风格的体系,也就是俗称的‘特色管理体系’。同时,我们对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性有着清楚的认知,富有改革的前瞻性,并且在若干方面我们还领先于其他同类院校。但是,我们的学术专业性亟待提高,‘两个服务’还未形成竞争力,适应于未来的办学模式还有待讨论,这些劣势也是阻碍变革的障碍。所以,机遇与挑战并存。

短暂的休息过后,胡建波校长同在座的老师们一起讨论了“欧亚4.0”战略的规划方向。就“利用互联网探索高质低价高等教育模式”、“探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骡子模式”、“如何利用好欧亚在某些领域的优势创造价值”等问题着重研究。“我们要玩的就是心跳,做的就是创新,靠的就是改革,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胡校长斩钉截铁的说道。

据悉,颠覆性创新与维持性创新二者皆为变革的手段,维持性创新仅仅就是保持现有的状态,是一种模块化的战略构想。而颠覆性创新则是以变革定位为心里定势,整合化战略构想为主导,取代现有形态的表格模式,在企业中主要表现为提高生产质量、降低成本、优化服务。

勤于创新,勇于变革,必将使欧亚学院在未来教育变革的浪潮中激流勇进。


(教务处教与学中心 雷霆报道小组 张晨曦/供稿 慕春雨/编辑 吕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