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9日上午,“2015年休闲教育国际论坛暨两岸餐旅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我校主办,台湾昆山科技大学、台湾餐旅教育学会共同主办,我校休闲管理学院承办,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运营公司、陕西省餐饮业商会、西安市旅游协会协办,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中国国际食学研究所、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大会等20余家单位支持。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马来西亚等30余家知名院校学者,陕西省餐饮业商会会员企业,万豪国际集团、华住酒店集团等5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
本次论坛以“休闲教育与餐旅人才培养”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学界、业界专家,围绕“休闲产业中的旅游、餐饮、酒店行业发展”、“与休闲产业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的餐旅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
论坛开幕式第一项,我校校长胡建波教授致欢迎辞。胡校长对各位国内外学界、业界专家的到来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和感谢。胡校长提到,我校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同时也要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思想智库,看到了休闲产业的市场趋势和人才需求。而“大休闲”将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文化繁荣的核心动力。借此宝贵机会,我们希望学习和分享更多的前沿动态和优秀经验,与教育界、企业界同仁一起探讨休闲教育的新方向、新模式,同时弘扬来自行业的一种职业荣誉和文化自信,吸引更多学子投身到休闲行业中,充分认识和理解休闲的积极意义和教育价值,最终形成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崭新格局。
(图一) 我校校长胡建波致欢迎辞
接下来,我校校长胡建波教授、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国际食学研究所所长王喜庆研究员、陕西省餐饮业商会会长、陕西龙鑫集团董事长聂磊先生共同发布了《陕西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5)》。这本发展报告是全国首个正式出版的以区域餐饮行业作为研究对象的行业报告,详实的数据挖掘和具体的案例分析是其主要特点,对陕西餐饮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据悉,2005年至2012年陕西省餐饮业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2014年陕西餐饮业总收入为537.79亿元。2015年1-8月,全国餐饮收入20349亿元,同比增长11.7%,比去年同期加快1.9个百分点,餐饮业转型成效显现,突围取得初步成功。
(图二)《陕西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5)》炫彩启动仪式
(图三)Mr.Paolo Mura——《虚拟旅游真实性和可持续性》
在主题报告环节,马来西亚泰莱大学礼待与旅游学院研究生项目主任Paolo.Mura作了题为《虚拟旅游真实性和可持续性》的主题报告,他分析了虚拟旅游的概念、虚拟旅游体验与有形旅游的区别与联系,解释了虚拟、真实与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展望了虚拟旅游的发展方向以及发掘潜在客户的方法。日本成美大学企业管理系教授矢岛正枝分享了《日本观光形态的演变及观光振兴》,她指出现在日本已经迎来了个性旅游、体验旅游时代,当地居民组成的旅游志愿者取代了传统旅行社的角色,成为新旅游时代的重要的接待、营销、价值创造力量。台湾高雄餐旅大学餐饮管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刘聪仁分享了《国际观光餐旅发展趋势》,他分析了台湾以及全球观光与餐旅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他提出全球观光和餐旅市场稳定成长但是人才缺口非常大,教育行业需开发新型态的训练课程和更有效的认证制度并进行跨国高校的合作。万豪国际集团中国区校企关系总监陈雪芬分享了《国际酒店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方向》,她就酒店管理的发展前景、星级酒店的现有规模以及酒店管理专业就业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对酒店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进行了介绍。
(图四)矢岛正枝教授——《日本观光形态的演变及观光振兴》
(图五)刘聪仁教授——《国际观光餐旅发展趋势》
(图六)陈雪芬总监——《国际酒店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方向》
论坛开幕式暨主题报告部分顺利结束。10月9日下午至10月10日,2015年休闲教育国际论坛暨两岸餐旅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将在我校继续举办餐饮业发展高端对话“一带一路”与陕西餐饮业发展战略、两岸餐旅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信息化人才需求及师资培养专题讨论、药学与健康论文海报展等多场活动。
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图七)与会专家合影
(休闲管理学院 供稿/摄影)
论坛背景:
据美国《未来学家》,发达国家已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紧随其后。休闲、娱乐活动、旅游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休闲产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休闲教育与人才培养日益受到重视。为更好促进地方餐旅业发展、增加国际及海峡两岸业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院校与业界之间的沟通,值20周年校庆,我校联合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运营有限公司、陕西省餐饮业商会、西安市旅游协会、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中国国际食学研究所、台湾餐旅教育学会、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大会、智旅动力旅游研究网、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西安市酒店营销经理人协会举办“2015年休闲教育国际论坛暨两岸餐旅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