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3年5月,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托尔数字新闻中心(以下简称“托尔中心”)就曾提出:新闻媒体可以运用传感器收集实时数据,再由此撰写新闻报道。同年6月,托尔中心召集研究员、技术工程师及各界新闻工作者等成立了传感器新闻工作小组,开始了传感器新闻的探索实践。
作为“国际化、应用型、新体验”教育的代表者,我校文化传媒学院联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托尔数字新闻中心于2015年11月16日至19日主办第六届西安欧亚教学周。哥伦比亚大学托尔数据新闻研究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弗格斯•皮特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中国项目部主任章于炎博士将带来前瞻性内容,“数据新闻与传感器新闻”主题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公开讲座。
(图一)活动现场
此外,国内十多所高校、陕西新闻传播教育协会、腾讯网、华商网、优酷网、环球网、陕西新媒体等协会组织和媒体出席,腾讯拍客、爱奇艺拍客、优酷拍客全程支持。双方将通过讲座和论坛,一起交流业界学界关于传感器新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共同商讨学术与行业相融合的创新变革之路。
作为主办单位代表,章于炎博士在致辞中指出:“密苏里教学周已持续进行六年之久,在这六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与欧亚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本次密苏里教学周我们将把最新、最后的新闻理论带给所有人。”
(图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中国项目部主任章于炎博士
(图三)哥伦比亚大学托尔数据新闻研究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弗格斯•皮特教授
我校文化传媒学院院长慕明春教授在随后的致辞中强调:“今年是密苏里西安教学周的第六个年头,我们借助密苏里新闻教学周这个平台,跟随世界一流新闻学院的步伐,在新媒体背景下不断探索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和发展路径。新闻教育的出路是媒介融合,而顺应媒介发展变革大趋势的新闻教育将会越来越凸显“三术融合”的特点,即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坚持在培养高素质新媒体人才上贯彻一条技术、学术、艺术齐头并进的思路。”
陕西省新闻传播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敏直教授致辞:“西安欧亚学院在我省的新闻教育院校中,有着自己的办学特色,重视实践,理论与业务并举,尤其关注新闻传播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与国际前沿同步!极大地丰富了我省新闻教育的特色、内容和实力!学会感谢西安欧亚学院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我校常务副校长刘瑾教授代表学校提出期许:“西安欧亚学院自2010年开始与密苏里新闻学院全面合作,内容广泛而深入,引发学界和业界诸多关注,已经成为全国性的学术品牌。今年 “数据新闻与传感器新闻”的学习,对大家都是全新的概念,是打开智能化未来的一把钥匙,未来即当下,让我们共同期待着两位教授给我们带来丰盛的学术大餐。”
(图四)我校常务副校长刘瑾教授
(图五)我校文化传媒学院院长、陕西省新闻传播教育学会会长慕明春教授
(图六)陕西省新闻传播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长安大学陈敏直教授
随后,所有与会领导、嘉宾及参会代表一起参观了“西安欧亚学院教育变革理念展示馆”,并合影留念。
(图七)合影留念
据悉,本届教学周的讲座内容主要涉及“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传感器、传感器新闻和传感器资源”和“传感器学习所需的编程语言及其他要素”、“数据抓取后的分析”以及“美国主流媒体将传感器新闻用于新闻实战”。相信通过学习与交流,会对我省的新闻传播教育形成积极的推动力。
(文化传媒学院雷霆报道小组/供稿 刘夙培/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