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教学改革】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习得与幸福
2015.06.01

前言

也许你还记得,上学时曾被老师要求手背在背后,防止上课时做“小动作”,保证注意力集中;也许你曾被父母苦口婆心,寄予厚望,但依然是在许多人眼里“不听话”的孩子;也许你有独特的想法时,你还会遭到“大人们”嘲笑,也许你常常在自修室或者无人的角落,苦苦地死记硬背,只为了将分数提高到“A”或者“优秀”……

大多数人和你一样,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如今正好长大的孩子,都和电影《看上去很美》里面的方枪枪一样,有过同样的经历——从独特变为平庸、从活跃变为安静。因为“看起来和他人一样”,似乎很安全。你逐渐发现,你和同龄人一样,变得缺乏想象力、创造力。

而5月30至5月31日这两天里,你惊喜地发现,教育的真谛慢慢回来了——为了关注孩子的终身习得与幸福。是的,这是我校举办的首届欧亚国际儿童艺术节第一季“纸的交响”活动,你观察到了孩子们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他们探索时,每一个孩子都是魔术师

每一个活动,都用心守护着他们的快乐。

 “这是怎么发电的呢?爸爸,好神奇哦。摇一摇就有电啦!”,“我想给妈妈折一颗橙色的心。”,“快来看,我画了地下水管通道,水从这里流向那里。”在我校“纸的交响”活动中,时不时会听见小朋友兴奋的声音。

以“纸的交响”为主题的活动共分为梦幻城堡开城仪式、纸的生命展、科学实验室、环保创意小精灵、迪士尼花车方阵、魔术表演等25个版块。在纸艺术展区,孩子们体验到了雕刻工艺,神奇地发现从平面纸到立体纸的奇特转变;在科学实验室,孩子们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完成了“火山喷发”“手摇发电”等科学小实验;在百米画卷区,孩子们专心趴在画布上完成自己的创作。他们尽情享受着想象的、游戏的、投入的快乐。

两天时间中,孩子们都是小小的魔术师,表现出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性,带给家长们惊喜和感动;而家长们也更加深刻地懂得“成长,最重要的是陪伴”这句话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一岁孩子的母亲,我校人文教育学院陈阳副院长以自己当妈妈的经历,阐述她对教育的理解。她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自有乾坤的生命种子,家长、老师应该做的就是陪伴、并且发现,要通过创设环境去帮助他们去进行自我探索及修正,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儿童教育。所以我们寻找国内外优秀的脑科学及儿童发展心理学方面的专家,通过对0—12岁孩子的心理及行为特点的研究,用现代儿童教育的理念重新建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只要他们来过、开心过,并受到影响

除了活动,许多现场布置细节也带给前来的家长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一幅名为“谁剪去孩子,飞翔的翅膀?”的海报如是阐释教育:“一边剪着翅膀,一边责怪孩子自己不会飞翔,殊不知,如果你爱孩子就应当放手,给他一片天空,让他在成长中练就自己会飞的翅膀。”这与欧亚的教育理念如出一致,为了孩子们的终身成长与幸福。

为了这次活动,我校人文教育学院做了充足的策划和准备。所有素材的设计风格迎合小朋友的审美;在25个活动区域,都配备了专业的人员来帮助学生和家长;协调全校的资源保证了现场的安全和有序;更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活动信息,使前来的家长们省心。据统计,本次活动共接纳了来自西安及周边地区两万余名小朋友和家长们。
来自人文教育学院的五百名余学生志愿者在各类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不是专业演员,但扮演的角色却引来小朋友捧腹大笑;他们白天学习上课,晚上队形排练;他们以责任心和创意,为这场儿童艺术节增添了许多亮色。

“也许举办这次活动是辛苦的,但只要能让孩子们获得开心、能影响一些家长们,累点有什么关系。”一位人文教育学院的老师两天没休息,她带着倦意向笔者如是说。

结语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著名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里,以这句话作为卷首语,阐释出对教育的理解——教育,是慢的艺术。

或许,置身这个崇尚速度和规则的年代,我们无法避免用成人的价值观去判断孩子们的行为与想法。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请尽情让他们去发挥自己对自然的感知和想象力吧。

过了这个儿童节,他们的梦里会不会常常出现大天鹅,剪纸、还有花儿呢?一定会吧!

相关照片:

 

 

 

(人文教育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