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有效地执行物流管理专业的四导师制培养模式,全面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专业将持续与企业导师保持月度沟通与学生指导活动,以增加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增进其对行业的认知,以便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本次由物流管理教研室主办、物流贸易协会承办的物流管理专业企业导师交流活动于2015年11月6日下午2点在八号教学楼120教室隆重举行,活动的主旨是启动物流管理专业的企业导师联合指导,由物流管理教研室杜丹老师主持,参加活动的嘉宾和领导有西安向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强、研发部经理雷磊、西安万科采购供应链资深经理张璟珏、陕西速必达冷链有限公司总经理魏邦顺、小麦公社西北区经理李小光、全国农特微商总负责人汉森供应链总裁黄刚经理助理陈文俊、果真小河供应链公司总经理何飞杰、西安众顺智能门禁公司运营部经理杜永瑞、我院物流贸易学院院长赵军镜,以及物流管理教研室党智军主任、全体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和统本物流2012级、2013级、2014级全体学生。
本次活动可谓繁花似锦,精彩纷呈。主要有我院第二届“向荣杯”物流设计大赛启动,《绿色高端农产品宅配项目方案》介绍,企业导师联合指导沙龙,农特微商创业项目分享,全国“农特班”启动及授牌。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第二届“向荣杯”物流设计大赛启动
在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向荣杯”物流设计大赛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为备战2016年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和Tic100大赛等国家级专业竞赛,选拔优秀的学生及方案参赛,本专业特针对2013级和2014级物流管理本科各班级举办我院第二届“向荣杯”物流设计大赛。
由物流管理教研室的吴少艾老师就本届大赛的目的、竞赛流程、时间安排、参赛内容、参赛方式及奖项设置等进行了具体的介绍。
举办物流设计大赛的目的除了为备战国赛外,以期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专业论文或方案的撰写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大赛要求同学们以团队形式参赛,申报参赛的作品形式为方案设计。方案以专业知识的应用为本位,以创新、创意为主线,围绕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Tic100大赛的参赛要求,亦可参考“挑战杯”陕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陕西省商业精英挑战赛的参赛要求进行撰写。
参赛方案至少应包括5个部分:有方案的名称、方案的背景介绍、方案整体情况介绍、方案的具体内容,及方案的实施效果。字数不得少于5000字。大赛主要分为两大阶段:班级赛和年级赛。在班级赛阶段各班要由指导教师与学生进行反复沟通后由学生根据各类国赛的参赛要求撰写参赛方案,并由指导教师评比推荐出3至5份方案进入复审,再由物流管理教研室教师对推荐的方案进行复审,选出班级前三名。在年级赛阶段由各班级赛选出的前三名方案进行修改后再评比,评比采取答辩形式,评委由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共同担任。
大赛的奖项设置分为班级赛奖项三名,分别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年级决赛奖项六名,分别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近年来,我专业已经通过竞赛,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学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独特课程教学模式。并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优秀学长带学弟学妹的良性循环的竞赛团队,本届竞赛我们还新增了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们对2013级物流管理本科学生进行方案指导,以期学生的方案能更接地气,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这无疑会为我们的大赛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
随后由物流管理教研室党智军主任对本届大赛致辞。他首先对本届大赛有企业导师的加入表示了感谢,回顾了物流设计大赛的冠名历程及首届大赛的基本情况,并再次对企业导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
最后由西安向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强发表致辞,他表示我院以“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吸引着各企业,学校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专业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定位清晰,有竞赛、产学研项目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可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好地实践。他在简单介绍了向荣电子后,回想起当初自己白手起家创业的那份艰辛经历,表示愿意以5—10万元的启动资金资助分院的学生自主创业,为那些有理想却没条件的学生提供支持。杜强总经理希望与物流贸易学院的合作能够永久的持续下去,并预祝本届大赛能够圆满成功。
为了表示感谢,分院特别安排了由物流贸易学院院长赵军镜对西安向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杜强总经理赠送代表西安欧亚的礼物,并合照留念。
抛砖引玉,企业导师联合指导沙龙——《绿色高端农产品宅配项目》介绍与交流
本次活动的第二个主题是由来自西安万科采购供应链资深经理张璟珏女士介绍了他们团队的《绿色高端农产品宅配项目》方案。张景珏经理可是我们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心目中的“女神”,成熟知性、声音甜美,此次能倾听她介绍《绿色高端农产品宅配项目》方案,真是视觉与精神的双重享受。
在国家大力扶持农产品电商的大环境下,她从自己的生活现状入手先介绍了我国农产品生鲜电商的发展现状、整个项目的环境背景、行业的可行性分析,并就该项目涉及的主要农产品宅配企业现状的调研情况、西安市场的成熟度、该项目的目标客户定位、企业定位、产品定位与选择、项目实施等环节一一进行了介绍。在介绍中她详细解读了该项目对“高端”、“绿色”、“农产品”、“宅配”等几个关键词语的定位。并提出了将与现场各位企业导师就生鲜电商创新模式,高端客户服务的标准制定,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与管理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随后在张璟珏经理的主持下,邀请了所有到场的企业导师共同上台落座,以沙龙的形式就此方案以及她刚才抛出的问题进行共同讨论交流。
首先是陕西速必达冷链有限公司总经理魏邦顺发言,他对张总团队这个方案给予了高度肯定,说与他们公司目前正在做的一个项目不谋而合,他向大家介绍了他们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目前正在开展的农产品冷链仓储与配送业务现状。提到了农产品冷链管理在仓储及配送环节的高成本问题,他说农产品类型多样,保管、检验、检疫要求各异,同是绿叶蔬菜保管的温度要求都不相同,使用同一配送车辆如果配送多种蔬菜就要温度分区,这就使运作难度增加,配送成本加大,像野山菌配送一单的分拨费用就在13块5毛钱,成本太高。
他还针对张总分享的案例提出一些问题,面对这么高的仓储及配送成本,企业如何确保盈利?如何对其所选农产品的供应链进行管控?是否使用物流周转箱,以及如何循环使用?他还针对方案提出要准确定位目标客户,并且针对目前已有的农产品宅配企业要避免“同质化”竞争,可考虑与农产品配送相关的外围配套服务的提供以形成差异化。
张总回应说她们也考虑了这些问题,所以在初期产品选择上要以肉类、时令水果、干果特产、土鸡蛋等相对价值较高、易保存的产品类型入手,起初不会将产品类别涉及太多,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客单价”,项目实施的初级阶段要选择“客单价”高度农产品入手先做市场,以保证收益,随后在根据客户的需求拓展其他产品类别。针对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问题她说这是她们项目实施的关键,针对上游的供应商她们要实地进行考察与供应商签订种植与养殖协议,有些产品她们自己进行种植或养殖,以保证品质。下游她们将与一些社区、会所进行合作实现配送到门。
接着,来自西安向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杜强和研发部的经理雷磊均对张总方案涉及的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介绍,因为该项目定位于高端客户,所以更有必要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物流全过程进行追溯,他们是一家做信息自动识别技术的企业,所以就从技术的层面给出了可用二维码或标签等技术实现对产品进行追溯的建议。张总表述对其生产销售的农产品进行追溯也是她们在项目实施时要去做的事情。
物流管理教研室的党智军主任补充说这个项目实施中对其涉及农产品进行追溯是十分必要的,定位绿色高端的农产品不仅要把控生产、加工环节,更多的则应是在物流过程中如何保证其品质,不受到二次污染,现在很多产品是把好了生产、加工关,但是没有把好物流关,致使产品品质下降甚至丧失使用价值。要利用信息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对其物流全程进行管控,并使用供应链管理系统使各环节能无缝对接。
魏邦顺经理接着党老师的话补充说,确实是这样的,但是要想全程监控成本真的太高,他们目前在做的就是B2B的点对点、点对多配送,要做B2C的点对多或多对多成本代价太高了,需要的人也太多了,现在多数企业都承担不了因而不做。
来自小麦公社西北区的经理李小光说到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高的问题上,小麦公社的做法是平衡整个供应链的成本,从供应链的成本可控环节去挖潜力弥补配送环节的高成本。并且他从其自身角度对方案提出疑问,就现在青年人的生活方式来看,买菜做饭已经变成了一个低频的行为,该项目如何确保这种低频行为下的购买行为能够盈利?并且针对定位于高端客户必须提供门到门服务,怎么确保这个门到门服务的质量?
张总回应道,她们也进行了详细的过程梳理,为了确保服务质量和盈利目标,会选择订单管理、信息管理、客户开发与管理这些项目自营,其他业务暂时外包运营的模式。
接着全国农特微商总负责人汉森供应链总裁黄刚先生的助理陈文俊、果真小河供应链公司的总经理何飞杰、西安众顺智能门禁公司运营部的经理杜永瑞、物流贸易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晁翠华教授等几人也都从各自的领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并用实例说明在该项目运营中还应关注的角度,比如“众包”思想,从“高端客户”的聚集效应上做文章,“整合”思想的应用,关注“附加值”的创造等等······
讨论进行得非常热烈,由于时间有限,大家都意犹未尽。此次创业项目的分享给同学们上了一堂鲜活的案例课。同学们从中不仅学到了如何撰写一份完整的项目策划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进行调研;还了解了一个完整的项目策划从有一个idea开始到策划撰写到落实实施的各步骤环节,明白了做一个项目远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要有充分的调研数据,准确的数据分析,明确的行动目标,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实施步骤,可量化与考核的实施绩效评价体系,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考虑的无数细节等等,真的是脑洞大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国“农特班”启动及授牌
本次活动的第三个主题是全国“农特班”项目的启动与授牌仪式。
先是由全国农特微商总负责人汉森供应链总裁黄刚经理助理陈文俊先生对其公司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并以“万人农特微商创业孵化平台,如何带动应届毕业生创业?”为题做了简短的报告。报告中解读了“互联网+农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战略提出的背景、含义及趋势;重点介绍了农特微商的推进过程,并分享了其成功打造的“圈橙”案例。
通过他的介绍同学们了解了“农特微商”的意义与含义,了解了“农特微商”的六大核心板块(创业园区—全渠道—农特基地—农特物流—天使社群—IT系统),并在最后积极互动响应纷纷加入农特微商的欧亚交流群。
农特小微陈文俊还带来了汉森供应链总裁黄刚先生和汉森供应链资深咨询师“凌教头”的视频,他们二人均表示欢迎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同学们能加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农特微商”团队。
接着由我院物流贸易学院赵军镜院长与陈文俊先生共同为全国“农特班”的启动举行授牌仪式。由物流管理教研室党智军主任为全国“农特班”的成功启动致辞,他说全国“农特班”在欧亚学院能够成功启动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与创业大环境”的需求,是学校与行业产学合作的成果,他还鼓励同学们不要怕什么都不懂,要有尝试的勇气,如果能在全国“农特班”中参与一个项目,这里会有专人指导教会你如何去营销,如何使用IT技术,帮助大家成长。
随后由物流贸易学院赵军镜院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赵院长首先对百忙之中特来参加本次活动的企业导师及嘉宾表示感谢,表示很高兴能在礼拜五的下午和大家欢聚在这里,并以这样轻松新颖的形式一起交流,本次活动具有深刻的意义,同学们能这样近距离的聆听来说企业、行业高管、专家的声音,可以有效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可以紧跟时代,这样的视野和高度是以前报告会所没有的。同时,他还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大学时光,多参与这类活动,他说大家作为欧亚的学子应该感到高兴和庆幸,因为这样活动的举办反映的是学校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成就,目前没有几所大学能够像我们今天这样近距离的接近行业的前沿,欧亚学院正引领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最后,本次交流活动在各位企业嘉宾与赵院长及物流管理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合影留念中缓缓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