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我校杨政副校长讲话
(图二)物流贸易学院院长赵军镜发言
(图三)会议互动环节
7月17日下午,我校商科学院以“大商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商科共建专题会议在行政中心二楼东侧会议室举行。我校商科共建总协调人、副校长杨政教授,会计学院、休闲管理学院、金融学院、物流贸易学院领导、各教研室主任、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宣传部等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作了专题分享和深入的交流研讨。
首先,杨政副校长作开幕讲话。他指出,本次专题会议的目的在于,通过交流与思考,使各商科学院主要就培养应用型人才问题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要明确如何判定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最终形成系列标准。在欧亚学院,商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非商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不同在哪里?商科四个二级学院中不同专业间应用型人才如何定位?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制定既合法、又合理、又有效的人才培养标准和教学体系。因此,通过此会议的交流与探讨,发生思想的碰撞,启发大家的思维,逐渐形成一个主流意识和观点。围绕以应用型为切入点,抓住技能与管理两个关键词,明确角色定位向上向下多方借鉴,取得实际成果。
随后,2015上半年商科轮值学院物流贸易学院赵军镜院长作分享报告,从商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赵院长从第三产业的兴起、办学者的教育理念、大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目标的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未来社会决策重于执行,主要需要弹性人才,大学教育未来的价值主要在于隐性知识;我校毕业生所具备的特点包括了多元内容,概括为培养有道德、会思考、能表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培养目标具有前瞻视野和国际化高度,但需要完全落实到各专业,同时将通识能力与各学院培养的专业能力连贯起来。就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赵院长向大家介绍了德国“双元制”模式、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CDIO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模式、创业教育模式等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好的理念和做法,以资借鉴,其共同特点是“跨界与融合”。同时也分享了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基于产学研合作构建“大实践”课程体系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案例,展示并讲解了“能力—课程—实验实训—产学研项目”匹配表。
在交流与讨论环节,各商科学院领导都提出了讨论观点。会计学院副院长谢涛指出,就教学体系而言,产学合作是落脚点,应由此反补教学体系中的课程与能力,以此确定教学内容,会计学院将通过审计带动会计和财务,以共同推进整体发展。休闲管理学院执行院长王鹏飞指出,应用型本科属于理论型、工程型、技能型与技术型四种类型中的技能型,即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面对多专业的整合问题,不仅要确定专业方向,更需要立足岗位对未来拥有持续性前瞻性的关注。金融学院副院长李梅指出,需要关注应用型人才与职教人才的不同,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关系,商科专业间的融合可以考虑按商科大类招生,商科各学院需要加强资源共享。
商科各学院教研室主任和教务部主任也就杨政副校长提出的问题,结合物流贸易学院所作的报告,进行了经验交流与分享,并对该院目前存在的困惑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探讨。
杨政副校长最后做总结发言,他就如何培养商科应用型人才提出三点:首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应局限于学校和行业,应在不同层面明确职教与本科的区别;其次,通过比较中西方国家人才培养的不同之处,应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是在管理能力的培养而非技能方面;第三,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注重启发学生内在潜能,注重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杨政副校长指出,欧亚是“商科教育领航者”,有其深远内涵和具体内容,这项工作意义非凡,希望大商科的所有成员为实现这个目标贡献全部力量。
(物流贸易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