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学习交流】解惑-实践-成长——记我校休闲管理学院吕瑞挂职锻炼
2016.02.08

用近半个月的时间,回顾挂职期间的感悟与体验,却一直无从下手;如今提笔反思,总觉得所有的表达还是这样的轻描淡写不尽人意;三个多月的解惑、实践与成长依然历历在目,所有的积淀都来得及慢慢回味,仔细品评,慢慢吸收,当一切感悟转化为实践的动力,当一切学习转化为积极的能量,我想说,学习是如此美好的过程,实践是如此自豪的体验。

解惑

作为一名刚刚转行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为了适应分院战略转型的要求,提高专业知识与行业实践的结合,借助分院的资源平台,怀揣着对酒店业的憧憬与向往,我有幸来到了西安盛美利亚酒店。

独特风情的西班牙建筑、热情的手贴于心问候、气势恢宏的酒店大堂、井然有序的工作人员,是我对盛美利亚的第一印象,却也令我瞠目结舌。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他们背后究竟是有一套怎样的管理系统?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自己的挂职锻炼。

从酒店的发展历时、企业文化、组织架构、管理制度的学习与了解做起,在此期间发现酒店在实践管理的过程中打破了我脑子中固有的模块与框架,尤其组织机构的建设。例如:他们会把人力资源部门分为培训部和人力资源部。培训部经理直接向人力资源总监汇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最高领导总经理汇报。而这与我所学,以及以往在传统国有企业标准化、固有化、模块化的管理截然不同。经过与酒店同事的了解以及切身的体会,由于酒店中存在一部分素质相对较低的服务型员工,而而优质的服务是酒店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那么有利于充分的发挥培训的职能和增加培训的效率的组织结构便是他们所需要的结构。

这使我恍然大悟,系统的理论固然有据可依,而适应行业竞争优势、企业管理特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才是企业所真正需要的。

 

(图一)我在酒店

实践

挂职期间,英语成为我工作中的极大障碍。酒店为西班牙五星级酒店,无论面对客户、酒店高级管理者、部分员工英语是日常的交流工具,甚至工作交流邮件亦为英语版本,而这恰恰是我的短板。带着这样的压力与反思,我主动与酒店的招聘经理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交流的主题“酒店对管理类学生的素质需求”,包括专业背景、实践能力、技能水平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与培训经理交流,一起调整了本学期所授课程《培训与开发》课程的课件。在本学期的《培训与开发》课程中,新增了酒店相关案例3篇(均来自盛美利亚酒店真实案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对学生专业英语词汇的普及。这些微小的尝试,曾一度得到了酒店人力总监的认可,也曾一度让自己兴奋不已。

从人力资源从业者到人力资源教育者,这两年的时间,我一直在不断摸索: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我学习教学方法、阅读专业资料,然而这些带来的兴奋点远远小于企业挂职实践中真实案例的分析,以及实现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向酒店的同事学习,我们彼此间的帮助与鼓励亦不会因为挂职锻炼的结束而结束。

(图二)一系列企业文化活动

(图三)部门培训图集

成长

三个多月的挂职锻炼,历经过与同伴们常常加班到晚上九十点的艰辛,因为生疏而创下的祸端,因为闯祸而留下的深深的内疚,然而,看着一件件如山的工作被处理完,看着一桩桩实践终究向着希望的方向前进,以及因为实践而获取的自豪感与成就感,这些都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酒店的日子里,我常常在思索,是什么力量驱使这这么一群年轻美丽的姑娘、小伙们废寝忘食,精益求精的工作着?又是什么力量让这些人时常保持着热情、积极的笑容与干劲?工资、福利抑或晋升!离开之际,带着淡淡的忧伤,我想这答案是也不是。许是对工作的热爱、对同事的友情,是这些力量的源泉吧。而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也将带着自己的热情,继续努力加油!

(图四)我们的团队

 

 

 

 (休闲管理学院人力资源教研室 吕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