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在行政楼511培训教室里,清华大学于歆杰教授为我校教师做了题为”从慕课到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教师发展中心、图文信息中心、教务处联合主办,来自各个分院的80余名师生参加了这次活动,报告由教师发展中心李笃峰老师主持。
于教授围绕着“慕课”的名词解释、教育部意见、中国慕课的发展,全方位、多角度对“慕课”进行了介绍。同时,他结合清华大学《电路原理》慕课制作和运行的实例,与我校老师分享了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经验和收获,并详细介绍了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学校合作,共享慕课资源,围绕不同的教学改革目标,共同实行翻转课堂的实践经验,展现了这一教学模式在激发学习热情、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优势。
报告紧贴“慕课”课程改革前沿,用生动而幽默的语言阐述了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和理念,让老师们受益匪浅。报告形式新颖,老师用手机直接登录于教授的微信课堂,参与在线测试,现场直现答题统计图,这种双方互动模式,时刻吸引老师的眼球,会场不时传出会意的欢笑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时而又引发老师深思发出感慨声。
此次报告使我校老师在如何使慕课在实现服务社会化学习的同时使在校学生受益,最终达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方面获益。我校将会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的投入,鼓励院系、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措施等课堂教学改革,以此推进教师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专家介绍:
于歆杰,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论电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电工技术学报》编委。2006年获北京市科技新星,2012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年获北京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06年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2011年获清华大学“清韵烛光”杯我最喜爱的教师。2008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作为清华大学第一批吃“慕课”螃蟹的老师,其主讲的《电路原理》是清华推出的首门MOOC课程,从2013 年10 月份在“ed X”和“学堂在线”两大平台同时上线,迄今为止,总共学员超过10万人次。2013年起,在清华大学、南京大学、青海大学、贵州理工学院等近20所“985”、“211、一本、二本和高职高专院校中推广电路原理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教学改革,利用相同的MOOC资源,帮助各个学校解决自己的教学改革问题,达成各自的教学改革目标,取得一系列成果。2015年8月出版专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
(图文信息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