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我校中国国际食学研究所所长王喜庆老师在2016年第二届中国餐饮业职业教育国际论坛做了《双创趋势下的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演讲。此次论坛由中国烹饪协会、全国餐饮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来自澳大利亚、美国以及国内一些知名学者发表了演讲。
(图一) 王喜庆老师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演讲伊始,王喜庆老师梳理了高等教育的现状,直击痛点。提到传统的高等教育,脑海中会呈现出这样的关键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师资建设、实践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后,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面对这种困境,如何破局?这是高等教育从业者需要迫切考虑的问题。王喜庆老师提出只有通过思维模式的转变,才能扭转局面。在传统思维的基础上,设计思维实现了“传统设计思维方式+视觉化思考+社会化思考”,是应用型课程建设的重要路径。
王老师从建构主义学习的四大要素重点介绍休闲管理学院依托休闲产业,培养高端生活服务业管理人才的举措。
情境——以学校建设试验工坊为契机,以餐饮新星分子料理为切入点,在校园为同学营造出休闲产业的氛围。
合作——你不跨界就有人跨过来打劫。休闲管理学院与餐饮企业成立餐饮订单班,校企共建餐饮线上线下实体运营中心,共同培养餐饮管理人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依托校企联合,实行双师协同培养,行业导师进课堂,优势补;师生走进企业,学生参加企业实战大赛,教师企业挂职,实现了师生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沟通——在休闲管理学院的课堂除了传统的讲授以外,还有哪些新体验?大咖有约——在这里,可以约营销大师孔繁任;可以约餐饮大拿吴坚;可以约“马统盖天下”的马悦……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在这里完美展现。
意义建构——我们收获了什么?
(图二) 王喜庆老师主题演讲部分内容
出版了省级第一本餐饮产业蓝皮书,为餐饮从业者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数据,为管理者提供了决策的依据。9位专职教师和3位业界编委,历经6个月,零距离接触了餐饮行业,实现理论研究与餐饮实践相结合,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200多位学生参与调研,成为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的重要模块,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规划了多条餐饮街区。在餐饮街区规划中,教师能够很好地了解休闲产业,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推动了学院产学研的落地。街区建设中,对餐厅进行分类管理,师生运营餐厅,学生众筹餐厅,实践教学餐厅,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当创新创业遇上建构主义思维,在我校进行了完美演绎。主题演讲传播我校的全新教学理念,诠释了休闲管理学院通过培养“专业+行业”的复合培养的模式及一系列措施落实应用型、复合型高端生活服务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得到了参会人员高度认可。
(市场营销教研室 张艳 供稿/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