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说:“教育是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教育的目的应当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实现“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的美好愿景。为了让这样的图景真正落地,我校于10月23日召开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以“创新、开放、共享”为主旨共议学校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查建中教授、陕西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范永斌、我校董事长兼校长胡建波教授、各二级学院合作企业代表及专家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李正主持。
(图一) 我校副校长李正主持会议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下沉和落地,本次会议还设立了三个分会场,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确保全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能参与到会议中来。
学校先进教育理念及管理模式获肯定
(图二)学校领导及参会嘉宾在听取相关汇报
从2010年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以来,在“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理念引导下,我校努力尝试与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多元方向。六年来,学校用实践证明了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在私立大学实施落地的可行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我校已成为共识,本次教学工作会议开始前播放了由学生团队制作的VCR,呈现出他们在学习中专业成长、实习实训、国际交流、项目及比赛的精彩瞬间。
常务副校长刘瑾教授在致辞中说,六年来学校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不断丰富质量战略内涵,明晰战略实现路径,从“国际化、应用型、新体验”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践行。管理方面通过战略规划、内部体制改革、绩效考核、评估评价、彩虹计划等手段进行落实;教学方面引进SCL卓越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突破,赢得了学生、员工、企业、同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产学发展方面,未来三到五年,我校将站在全产业链的高度,基于一流企业的标准,以行业跨界、专业交叉、产教融合的思路来设计与开发课程,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培养面对未来的应用型人才。
(图三)我校常务副校长刘瑾教授致辞
随后,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范永斌对我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期待有特色的应用型发展之路能得到系统性的整理和持续输出。范永斌处长对我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他从专业结构布局和高职专业储备、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体系、顶尖成果凝练和培育、教育论坛设计与举办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鼓励我校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范永斌处长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尝试永远没有尽头,希望学校能狠抓教学环节的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在优化评价方式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图四)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范永斌对我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团队分享教学改革成果,共同畅想欧亚未来教育图景
本次会议的主报告以“改革发展,未来图景,教师发展”为主要内容,分三个篇章,以团队的方式进行阐述。
(图五)张乐芳处长讲话
教务处处长张乐芳从“回顾教育教学”和“质量战略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这两方面切入,回顾了几年来以“国际化、应用型、新体验”的质量战略为指导,学校带着探索精神、批判意识和开放心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建立合作,深入持续进行应用型教学尝试的成绩。同时她分析指出质量战略落实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国际化”缺乏系统规划,仅在部分专业及项目中有所体现;二是各二级学院“应用型”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培养效果优势不明显;三是教与学环节未充分体现“新体验”,学生对教学改革感受不深。
(图六)物流贸易学院院长赵军镜对学校未来图景做了畅想
物流贸易学院院长赵军镜对学校未来图景做了畅想:“我校未来教育的目的应立足于一点——让学生带着对社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去工作”。他建议我校从几个方面进行未来教学改革:一是推进国际化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实施,主要举措是增加国际交流机会、提升师生国际视野、深入研究国际标杆、接轨国际教育标准,实施国际专业认证;二是实现应用型在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价值创造,其内涵包括与行业一流企业深度合作,增强学生职业发展竞争力;三是着眼学生学习成效,打造多元、跨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四是创造独特的校园学习体验,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图七)研究发展处处长杨慧围绕“以教师发展为中心”的内容做了报告
研究发展处处长杨慧围绕“以教师发展为中心”的内容做了报告。她一方面详尽回顾了我校教师发展的历程并分析现有的师资队伍状况,另一方面提出我校教师队伍的发展远景: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应用型能力、与一流企业用人标准匹配、具备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年轻人。未来的师资规划应当注重学科融合、以行业标准为参考、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持续进行结构优化、长远培养“未来青年教授队伍”,努力为员工搭建H型多通道发展路径,为学校提供智力储备和人力资源支撑。
(图八)一线讲师拼图
会议的下半程由四位一线教师担纲,分别以人才培养方案、课题设计、课程管理和员工成长为专题进行分享。教师代表们从本职工作出发,结合几年来工作模式和工作标准的改变,谈到与行业企业的交流对接、基层学术组织的赋权、课程开发的全流程设计、教师成长的思维变化与能力匹配等,表达了整体性的突破,聚焦了发展方向。
(图九)查建中教授对会议进行了点评和分享
查建中教授对会议进行了点评和分享。他说:“范永斌处长的即兴讲话,讲真话、讲实话,对欧亚学院以后发展的几点意见,我也非常赞同”。査建中教授认为: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领导力,要想将高校“应用型”的教育策略真正落地,还要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要有提高应用型人才层次的远见。对于学校而言,要想成为一所真正的一流大学,就要有科学的理论构建和能够引领发展的学术研究,应建立关于学生、课程、专业的数据库,从而搭建应用型教育的标准化流程。査建中教授期待欧亚学院立足于长远发展,为未来引领民办高校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图十)我校董事长兼校长胡建波教授做总结发言
会议最后,我校董事长兼校长胡建波教授做总结发言。胡建波校长肯定了几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性成果,符合学校的发展方向,已经建立的高质量标准化工作流程非常具有质量意义,在四位年轻教师的分享中看到了业务领域和员工工作中取得的巨大进步。胡建波校长以《这是你的船》一书,提到管理优化和发展观,结合欧亚学院实际,提出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的整体性目标,期待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共进,主动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强大内心,接受自己,不断提升。未来,学校将持续为全体教师和学生提供高质量有品味的各项服务和保障,为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教育是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愿大家带着幸福感和期许,共同描绘学校未来美好教育图景。
(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