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恒久的美,需要用心感受才能真正掌握一柱一梁一砖一瓦的奇妙。
又到周三无课日,3月29日下午,我校人居环境学院的四个工作室精彩活动同时开展,欢乐、开放、趣味的学习氛围中,同学们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世界著名绿色建筑分享会
绿色建筑咨询研究工作室举行“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世界著名绿色建筑分享会,活动旨在普及绿色建筑知识,以国内外建筑为例,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绿色建筑。
(图一)未来建筑环境模拟图
(图二)奥林匹克体育场外景
(图三)世界著名绿色建筑分享会现场
本次活动由工作室成员张鹏担任主讲,以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为案例引入节能、通风等的应用,还介绍到绿色建筑已经延伸出的新的理念,在建筑中利用建筑的余能、余水,以及建筑所产生的垃圾,可以做到与动植物共生,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模仿大自然的微循环这让同学们体会到绿色建筑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际利益,激发大家节能意识。
LED供能,使建筑物内植物昼夜都可以进行光合反应,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从而实现建筑和植物果树的完美融合,我们可以建造更加生态友好的建筑。未来,绿色建筑通过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水循环利用,并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为紫外波段的BIM中心新成员阶段性成果汇报。
“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自我定位,亦是通过这次阶段性的学习与分享会,让同学们一起分享进步、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工作室指导老师王彩雪如是说。
(图四)BIM中心主任麻文娜老师讲话
(图五)2015级新成员代表李敏冲同学发言
(图六)分享会现场
主持人BIM中心闫荟同学对分享会流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随后请出分享会的主角们:2015级新成员小组的代表。由李卓同学代表第一组、唐家海同学代表第二组和安力岸同学代表第三组分别分享了小组成员的风采、项目分工、项目情况简介、项目成果展示。最重要的是分享了每个组在做项目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各自的解决方法,对这阶段的学习做一个完美总结。
2015级李敏冲同学的发言很质朴,没有多华丽的辞藻。他提到希望我们能珍惜这样一个学习环境,像一块海绵一样能吸收多少就尽可能多吸。BIM中心主任麻文娜老师对本次分享会总结发言,对于一个月以来大家的变化表示欣慰,看得出大家在这个团队中学会了主动思考、团队合作、表达沟通;后期学校会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项目、大赛项目等,期望同学们在学习BIM的道路上继续努力。
走进工地现场,了解施工工艺
工程造价咨询工作室2014级、2015级成员在曹小菊、王群老师带领下,前往地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北的宫园壹号官邸,开始本学期的第一次认识实习。由于5月份参加广联达认证的大赛的缘故,工作室成员在紧张的备战中带着对学习上的种种疑惑走进了这次的工地实习的现场。工地现场由专业的安全员师傅带领成员们就各钢筋的绑扎、模板的搭接以及混凝土的浇筑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图七)工地现场安全员师傅普及安全知识
(图八)仔细的了解工程概况
(图九)工作室成员愉快合影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成员们深刻的认识到算量与造价不仅仅要根据图纸上的工程量来计算,更要结合工地的实际施工工艺来做出相应的调整。施工现场的一切对于工作室成员既陌生又亲切,因为当图纸上的平立剖图转化成一道道钢筋混凝土梁,一根根钢筋混凝土柱,大家就觉得陌生的工地是由每天都在看的图纸转变而来的就倍感亲切。
造价是一门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结合的科学,工作室成员在实践中学习、总结,诼步完善知识体系,高楼大厦平地起,建筑是恒久的美,需要用心感受才能真正掌握一柱一梁一砖一瓦的奇妙。相信经过这一次工地认识实习,工作室成员对实际中计算工程量进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对施工工艺的了解进而能够做出更精准的造价。
加入工作室一起学习成长
14:00工程招投标工作室的指导老师和第三届工作室成员早早到来,等待迎接新鲜血液的到来。
(图十)面试团队的老师及工作室成员
(图十一)面试过程中的问答
(图十二)应聘同学声情并茂的演讲
面试者直观明了的PPT展示,声情并茂的自我介绍,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激情扬溢的演讲吸引了现场面试团队师生的注意,交流互动、面试过程中也是欢乐不断。面试结束了,工作室的学习开始了。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我们想跟工作室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经历。”一位现场面试的同学如是说。
(人居环境学院 徐缤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