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合作】搭建创新团队及研究平台,增强国际学术交流影响力---记“李铮智慧物流及经济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教师学术能力提升培训
2017.04.24物流贸易学院 教学发展中心供稿/摄影
(图一)分院院长助理丁珊珊主持本次会议
(图二)李铮老师发言
(图三)李铮老师做“利用学术交流平台增强交流提高影响力”专题培训
(图四)李铮智慧物流与经济研究工作室揭牌

(图五)校长助理、分院院长赵军镜总结发言
近日,我校物流贸易学院2017年度教师学术能力提升系列培训第一场“利用学术交流平台增强交流和提高影响力”的专题培训在行政中心511培训室成功举办。物流贸易学院院长赵军镜、副院长李艳、院长助理党智军、丁珊珊及分院全体专职教师均参加了本次培训。
引进高层次人才,搭建创新团队及研究平台 ——物流贸易学院“李铮智慧物流及经济研究工作室”正式揭牌
为了提升物流贸易学院的应用研究能力和学术影响力,分院决定依托国际背景高层次人才组建创新团队,成立“李铮智慧物流与经济研究工作室”。在专题培训开始前,由校长助理、物流贸易学院院长赵军镜与李铮博士共同举行了工作室揭牌仪式。
赵军镜院长在讲话中指出,“李铮智慧物流与经济研究工作室”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经过规范发展、战略转型的发展阶段,现已形成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业务体系,这也标志着欧亚学院回归了大学应有的社会职能;同时也是学校战略转型的需要,学校全面向应用型转型,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在此背景下搭建创新团队和高层次研究平台,既是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质量和内涵,以应用创新视角引领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现实需要。物流贸易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推动分院更好地服务行业产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赵院长也提出了三点希望。首先,分院第一个以专家名字命名的学术研究机构能够做出实际的成绩,提高分院的学术影响力;其次,希望工作室以创新、跨界融合的视角,服务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最后希望分院全体教师能够积极加入李铮老师的工作团队,在学校发展转型的契机下,聚焦自己擅长的领域,持续探索和积累,坚持三至五年,必定有所成就。
最后,李峥老师对工作室从开学至今所做的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目前工作室主要做基础性调研及课题准备,已有一篇国际论文正式发表,并已经与悉尼大学展开学术合作,取得对方两项重要数据支持。同时动员有项目研究的老师多多沟通交流,取得第一手数据,将项目进行更有价值和影响力的转化。
“利用学术交流平台增强交流和提高影响力”专题培训
首先,李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学术领域的成长心得。他指出服务学术就是在服务教师自己的成长;从学术方面提高自己,首先要重视知识的积累,摆脱“害怕失败”的负能量,从自己擅长的模块做起;可以通过团队资源共享,提高论文质量及发布成功率;要落实到行动,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其次李老师介绍了科研学术研究的五大平台,分别是Linkedin、Academia.edu、Mendeley、Google Scholar、Researchgate。并对这五大平台进行了对比。Google Scholar由于借助了Google强大的搜索引擎,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搜罗某位作者发表过的所有文章,它是以展示过往成就为主的平台,但弊端在于无法提供线上交流。
李老师重点介绍了Researchgate平台。Researchgate被誉为科研人员的Facebook。目前此平台有超过200个以上的国家和一亿以上使用者,在线有1200万名学者分享自己研究成果。它重点强调学术上的动态交流,特点主要是分享、连接、协作,强调互动、交流。科研人员利用此平台可以联系全球的同行交流想法,了解国际研究动态,分享前沿科研方法。此平台的功能主要是上传自己的学术论文、介绍研究项目及进程、参与问题回答及讨论、建立学术联系、增加个人RG Score分值等。
通过此平台的使用,教师研究团队扎根校园就可以进行国际化学术交流。通过老师们的使用和分值积累,提升物流贸易学院甚至是西安欧亚学院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李铮老师动员分院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共同学习,整体提高分院老师的学术交流能力及学术影响力。
培训结束后,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李铮老师的首场培训开启了大家的思维,拓展了教师的学术视野,也让大家对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做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充满了信心。物流贸易学院课程中心也将依托此次培训,进一步组织开展多批次、小范围的针对性研讨,凝练学术研究与交流内容,让培训成果有效地落地实施。
物流贸易学院2017年围绕学校年度规划和重点工作,制定了新的业务方向和目标,同时匹配性的部署安排了系统的教师能力开发及培训计划。其中教师学术能力提升系列培训将分为五场进行。本次“李铮智慧物流与经济研究工作室”揭牌暨“利用学术交流平台增强交流和提高影响力”首场培训开启了良好的开端,依托国际高层次专家人才的创新团队和研究平台,将为集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战略性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