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产学合作进一步深入,学校与外部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的数量成指数倍上涨。经学校法律服务团队统计,我校近三年与外部单位签订的合同量平均达到600余份。在最新一轮的法务摸底访谈中,老师们普遍性地提出以下困扰:接洽商谈中底气不足,合同起草时条款难以把握,律师审核过程中经常反复,合同执行及后期管理上略感混乱……
就各单位合同签订中出现的实际问题,5月5日下午,学校办公室与法律顾问团队、研究发展处以及财务处,面向全校各单位法务专员和合同管理具体操作老师共计40余名,在教学南区A402举行了专门的业务培训会。
(图一)合同中应予重视的8个不可缺少条款
(图二)已完成的合同示范文本目录
(图三)培训现场气氛热烈
法律顾问团队负责人马西蒙律师通过具体合同审核前后各要素对比,深入浅出,全面、细致地介绍了合同起草的8个不可缺少的要素,指出合同协商阶段、签订阶段、履行阶段、后续处理四个阶段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重申了学校合同审核的程序和渠道,明确倒签合同、制式合同、使用示范文本合同的处理办法;规范和丰富了合同的示范文本,由原来的6类扩展到现在的10类,方便各单位合同管理人员使用。学校研究发展处忽中佳老师和财务处李丽老师也分别就学校产学合作合同及费用相关情况作了说明,现场气氛热烈。参训老师纷纷表示,本次培训贴合实际,系统总结,非常实用,解决了在合同管理中的很多困惑,受益匪浅。
据了解,作为学校法律事务管理协调部门,近年来,学校办公室主动发挥职能作用,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一方面,加强对学校法律顾问的监督管理,细化法务工作总结,分析对比数据;另一方面及时推送、着力推动合同示范文本的使用,提高合同审批效率。随着业务培训、访谈常态化,服务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下一步,学校办公室将借用更多新媒体平台,拓展学校法律服务的时间和空间,持续推进法律事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保障各单位工作顺利进行,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学校办公室 赵颖 供稿/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