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感觉累的时候,或许你正走在人生的上坡路!坚持走下去,你会发现到达了人生的另一个高度!正是因为你在不断的转变、成长、卓越,所以注定要遭遇更多的困难、压力,别担心,经历了这所有的荆棘坎坷,破茧成蝶后你将重新遇见更加优秀的自己!
卓越不是一如既往的,不同的环境、职位带来的挑战也是纷繁复杂的,初为领导,如何顺利地从业务骨干到部门领导,从个人卓越贡献者到优秀管理者,跨越门槛,实现成功转型?一起来听听校长助理杨慧老师分享她的蜕变之路。
角色不转变,相见不如怀念
升职加薪,成功逆袭,是每个人的职业梦想,可很多人在走上管理岗位后却发现梦想成真了,现实却变得很残酷。以前我是领域专家,我只需要努力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就好了,但是现在却像救火队长一样,每天忙于与各种人、各部门沟通、协调,扑在各个“火灾”现场,自己的专业所长没有了用武之地,每天累到瘫倒,工作还是不尽人意,真心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久而久之,开始怀念升职前的日子。
作为新晋的中层管理人员,成长的关键,就是要尽快适应新角色,给自己清晰明确的定位,提升作为管理者所具备的能力,摆脱原来的角色惯性和惰性,寻求作为管理者的成就动机。
跳出定位误区,做合格管理者
不做“土皇帝”,不要过分看重自己的级别,不搞“一言堂”,在组织团队中重视团队智慧,激发团队活力,不做独断专行的“独裁者”。
不做“民意代表”,取得下属的拥戴和支持,需要提高的是领导力,要对上司负责,而不是处处站在下属的立场上意气用事,不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为员工领袖和民意代表。
不做“自然人”,中层管理者不能把自己当成普通员工,言谈行为要从四个维度出发:对上级代表下级;对下级代表上级,对同僚代表内部客户,对外部代表公司。
拒绝“传声筒”,作为中层管理者,要对部门工作了如执掌,部门工作进展如何,及时跟进,上级面前不做可有可无的传话人。
明确认知,做行动派领导
作为中层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各种角色:目标规划者、决策执行者、问题解决者、绩效伙伴、监督者、领导者、教练员……只有对这些角色有明确的认知,才能不断提升岗位胜任力,在组织结构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出行动领导者的影响力。
没有天生优秀的管理者,他们都是在经历了各种被打击到怀疑人生的艰难困苦后,才逐渐成长起来的。当领导是一个实践学习的过程,在欧亚,允许低成本、快速的失败和犯错,倡导和追求高效率的学习。
目前欧亚正处在战略落地的关键时期,要适应学院的发展与要求,我们每个人都需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次内部分享沙龙的举办,是人事处为各部门搭建交流平台,共享工作心得有力尝试之一,目的是通过学院高层管理人员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帮助新晋升中层管理人员提升部门领导力和团队管理能力。鉴于此,人事处还将根据部门需求,继续举办此类交流分享会,帮助更多不同岗位的员工提升自己的能力,促使其成长更契合欧亚发展。
(人事处 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