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拥有此生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王小波
(图一)读书分享会现场
(图二)放松心灵,沐浴书香
(图三)互动起来,一起悦读
(图四)听到精彩处,忍俊不禁
(图五)展示分享礼品:儿童绘本
(图六)我校人居环境学院副院长雷春妮为分享者颁奖
5月26日下午,我校人居环境学院“悦读季”读书分享会在北C-202举行。老师们在忙碌工作之余,参与进来,采取自愿模式,手中的书有没有读完没关系,若是书中有不一样的感触,亦或是优美的段落,都可以用各种形式进行分享。大家自由散坐,一起沐浴书香,感受美好。
此次分享会,开放性思维展现得一览无余。英国留学回来的徐婷老师在分享《同性恋亚文化》之前提出了两个问题:①谁有宗教信仰?②对于同性恋的看法。乍一看这两个问题没有丝毫的联系,而在徐婷老师讲述的分享内容中,充分表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她说:如果说同性恋是犯罪,那么左撇子是犯罪,犹太人也是犯罪。社会上会有同性恋,学校里也会有,那么我们作为老师,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他们?
《窗里窗外》是林青霞写的一篇自传散文,书很小巧精致,容易携带;内容也没有很华丽的辞藻,都是一幕幕简单而朴实的生活场景。这本书由邹继雪老师分享,她特地阅读了书中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一段文字:关于林青霞与自己孩子的日常。在邹继雪老师后来的表述中,她说这本书对于作为母亲的女人有非常大的感触,成为母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对于自身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刘涛老师分享的是《行走中的玫瑰》,书作者闾丘露薇是凤凰卫视的记者,通过27个方面记述了自己视角中的人生。刘涛老师分享它的理由在于,本书的每个话题都有相隔七年的两个视角,流年对照,作者的成长轨迹,也是每个年轻人的参照。通过这些文字,她在邀请读者和她一起思考,一起学习,逐渐获得和世界相处的能力,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咪蒙的文章如今被人称之为“毒鸡汤”,而她出版的一本书《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受到了盛情老师的热烈追捧。作者该书共分为8个章节,写给每一个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断向上的读者。语言诙谐幽默,草根气十足。盛情老师读了书中的一些恢谐、经典段落,全场欢乐不已。现如今,通过微信平台成名的自媒体作家将会越来越多。
《月亮与六便士》和《在生命的最深处善待自己》分别是李强老师与杜珍老师分享的书籍,前者是英国小说家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成书于1919年。在这部小说里,毛姆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叙述了整个故事;后者则是"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的林清玄书写的禅意生命美文。在这两位老师的分享中,充分展示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也融合了中西方文化中的共同点。无论是理想还是现实,“在生活的忙乱中也要善待自己,没有绚烂过的人,没有资格讲美”。
一段简单的互动后,徐缤荣老师背诵了选自《宋词》的辛弃疾作品:“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优美的词句吸引大家一起跟读,满嘴生香,感受国学的美好。徐老师分享道,《宋词》的通俗易懂是现代人迫切需要的精神食粮,在快餐式的读书大环境下,词的简单、朗朗上口,甚至是可以歌唱出来的古句,能使我们更好地去提高思考、表达方式;如果和孩子一起阅读,也是一种很好的亲子教育。
人居环境学院副院长雷春妮赞赏了七位老师的精彩分享,为各位分享者颁发了礼品:美国凯迪克金奖绘本。美国凯迪克奖是全球儿童图画书最著名的奖项之一,也是美国图画书界最重要且代表最高荣誉的奖项。分享会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人居环境学院 徐缤荣 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