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思维模式需要更新,就像最早的电脑操作系统是DOS系统,而现在是window10和IOS。学习批判性思维就是帮助我们将自己的思维进行不断地格式化,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有效。
——胡建波
9月13日下午,在大学生活动中心6号厅里欢声笑语不断,校长胡建波教授携其批判性思维教学团队成员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黄鑫老师、院办公室绩效中心主管赵健老师为大家讲授了一堂极具颠覆性的批判性思维课程。
培训伊始,黄鑫老师从“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为什么说批判性思维很重要?”“生活中该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三个问题入手,学员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了阐释,随后胡校长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和特征,由浅入深,生动有趣的运用现实案例阐释了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批判性思维就是审辩式思维。
如何运用审辩式思维看待问题呢?胡校长强调,要做到“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
课程第二部分,由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黄鑫老师主讲,黄老师通过简单事例讲授了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就会受到如时间和地点、大众文化、被“绑架”的价值判断、社会的演变、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等因素影响,而改变“自我”认知。
事实的再现不等于事实本身。对于事实的真相,人们总是陷入“所见即所信”的误区,同时又忽视了“所信及所见”的陷阱。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胡校长引用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的话说,具备了审辩式思维,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学即为所用,最后的环节,参训学员以学校真实案例为议题,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批判性思维讨论并进行了多轮激辩,学员们通过真实操作体验到打破固化思维后的超脱,真正理解了“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的要义,感受到了批判性思维的魅力。
近四个小时的培训课程在大家意犹未尽中结束了,批判性思维教学团队的讲师们的幽默风趣赢得了学员们的满堂喝彩,相信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学员们都能够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生长,不附和,不跟随,做更加独立的自己。
(人事处 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