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教练型辅导员?--我校学生发展处组织 “ECE卓有成效的教练型教育者”培训
2017.11.09学生发展处
2017年11月2日,由学生发展处组织的为期3天的“ECE卓有成效的教练型教育者”培训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拉开序幕,来自全校青年社区以及部分其他高校共30多名辅导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学生没有目标,不爱学习怎么办?”
“宿舍关系出现问题,怎么办?”
“学生一味依赖老师,不自己思考怎么办?”
“学生迷恋游戏,怎么办?”
……
北森生涯学院的讲师王秀丽以高校教育中常见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讲述了如何运用职业生涯的理论来识别学生生涯个性化问题,如何充分发挥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优势,成为一位卓有成效的教练型辅导员。
为了保证课堂效果能够达到最优,讲师结合小组讨论和个人分享实践的方式,对学生工作中常见的案例进行准确分析,帮助各位辅导员与学生建立滋养型的关系,进一步指导不同学生在各方面的困惑。
1个中心,4大问题,8大原则,16大工具,贯穿了课程“ECE卓有成效的教育型教育者”的始终。而师生关系的核心在于有效影响。讲师围绕要什么、为什么、有什么和做什么,详细介绍了沙漏问题清单、情绪识别尺、爬山模型、导师桌、九宫格等高效可行的工具,为识别学生生涯个性化问题,充分发挥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全体参训辅导员员在三天的学与练中收获、提升、淬炼。一个个场景案例的剖析解答了他们在工作中的困惑,开拓了思维,极大程度地打开了辅导员们的脑洞。分组交流的探讨,让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三天的培训中,我彻底融入了到了ECE的家庭中,在学习中因共同相处,有共同的经历,所以一起学习,在我看来,辅导员不但是一份职业,更是学生的良友,愿意从事这样工作的人多半是公心大于私心,助人大于助己。”学生发展处的李老师这样说道。

青年社区的王老师则表示:“在课堂中,我学到了学生遇到困惑时,应该从“要什么”探索目标开始,逐步按照“为什么(价值)”,“有什么(资源)”,“做什么(行动)”的顺序促进困惑学生深度思考和挖掘,学到这些我感到十分快乐,我对这份工组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可以更好的把这份工作做好”。
课程的最后,大家一起分享了ECE的手绘作品,上面标注了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庆祝课程的圆满成功,也宣告本期培训到此结束。对我们而言,ECE不仅是一场培训,更是一次具有生命意义的思想碰撞,我们在碰撞中探索,前行,为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教练型教育者而时刻准备着。
(学生发展处 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