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以系统化理论设计课程,聚焦高等教育质量控制
2017.11.13教务处
为提高我校教学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切实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于2017年11月10日特邀请北京大学郭文革教授作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控制三个环节: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专题报告。报告由教务处副处长张娜主持并致欢迎词,校长胡建波、常务副校长刘瑾、副校长李正、首席顾问戚世梁、校长助理张乐芳、王艳、赵军镜莅会聆听报告,白城师范学院教师代表及我校教师150余人与会。
在国家提出高校“双一流”建设目标,提高一流本科教学,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郭教授指出受教学系统化设计和在线教学两大潮流的影响,大学课程早已不再是一种模糊的“经验”安排,而是经过详细设计的、师生/生生持续交互的动态生成课程。无论是现在提倡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还是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教学模式,都有赖于对课程的精细化设计;通识教育、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等各种人才培养目标,也无一例外要依靠课程去具体落实。一定要从系统工程的视角,对大学全部课程进行精细的系统化设计,以教学大纲、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为抓手,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郭教授结合自己的丰富经验和课程系统化设计案例,对如何编制教学大纲、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如何同步教学评价三个环节做了深入的讲解。特别强调编写教学大纲(或者教学系统化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分析为出发点,同时还要分析学习者的动机,有了这些“约束条件”综合考虑教学大纲构成要素来撰写课程大纲。同时强调在一流大学建设的教学改革中,按照教学目标需要来设计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标准是未来高校教师的重要技能和职责。
通过郭教授对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介绍,以及提供的案例可以看出,今天高校教学管理已经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除了对教学课时等外在指标的考核以外,我们需要提出一些更专业化的推进措施。首先,应该按照教学系统化设计流程,对每一门课程进行精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其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为抓手,检查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落实教学设计的要求。
郭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案例生动形象,参会人员纷纷表示郭教授的经验十分丰富实用,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upload/image/20171113/20171113205652_87586.jpg)
最后由胡建波校长代表发言总结,胡校长从设计思维的角度为我校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并指出本次报告对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课程建设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意义。
专家简介
郭文革,女,博士,1966年4月,陕西长安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学士;理学硕士;高等教育学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曾任教育技术系系主任,现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全球华人教育技术协会理事。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教育部颁布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两项规范的专家组专家。发表专著1本;译著2本;论文20余篇。其中,《中国网络教育政策变迁——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到MOOC》,201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一)郭文革教授作专题报告
在国家提出高校“双一流”建设目标,提高一流本科教学,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郭教授指出受教学系统化设计和在线教学两大潮流的影响,大学课程早已不再是一种模糊的“经验”安排,而是经过详细设计的、师生/生生持续交互的动态生成课程。无论是现在提倡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还是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教学模式,都有赖于对课程的精细化设计;通识教育、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等各种人才培养目标,也无一例外要依靠课程去具体落实。一定要从系统工程的视角,对大学全部课程进行精细的系统化设计,以教学大纲、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为抓手,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郭教授结合自己的丰富经验和课程系统化设计案例,对如何编制教学大纲、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如何同步教学评价三个环节做了深入的讲解。特别强调编写教学大纲(或者教学系统化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分析为出发点,同时还要分析学习者的动机,有了这些“约束条件”综合考虑教学大纲构成要素来撰写课程大纲。同时强调在一流大学建设的教学改革中,按照教学目标需要来设计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标准是未来高校教师的重要技能和职责。
通过郭教授对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介绍,以及提供的案例可以看出,今天高校教学管理已经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除了对教学课时等外在指标的考核以外,我们需要提出一些更专业化的推进措施。首先,应该按照教学系统化设计流程,对每一门课程进行精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其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为抓手,检查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落实教学设计的要求。
郭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案例生动形象,参会人员纷纷表示郭教授的经验十分丰富实用,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图二)交流互动现场
![](/upload/image/20171113/20171113205652_87586.jpg)
(图三)胡校长作总结发言
最后由胡建波校长代表发言总结,胡校长从设计思维的角度为我校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并指出本次报告对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课程建设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意义。
专家简介
郭文革,女,博士,1966年4月,陕西长安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学士;理学硕士;高等教育学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曾任教育技术系系主任,现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全球华人教育技术协会理事。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教育部颁布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两项规范的专家组专家。发表专著1本;译著2本;论文20余篇。其中,《中国网络教育政策变迁——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到MOOC》,201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