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产学合作】我校人居环境学院多举措并行 产学研助力人才培养
2017.11.24人居环境学院


(图一)人居环境学院副院长雷春妮与深圳市斯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余涛共同揭牌


(图二)BIM中心主任麻文娜作《高等院校BIM教育落地及实践教学》主题演讲


(图三)人居学院与易居企业集团签约


(图四)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研学文化交流活动


(图五)人居环境学院与西安建工第四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签约


(图六)人居环境学院走访天职工程造价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图七)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董事长胡裕华“大咖面对面”活动


(图八)胡裕华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同学们亲切交流


(图九)中北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李小军一行来访


(图十)陕西省科协企事业工作部部长鲁绪刚一行来访


(图十一)西安思源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付润生院长一行来访

 

我校人居环境学院通过校企互访、专家推荐多举措并行,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切实推进产学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双赢、可持续校企合作的建立,助力学院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营机制和人才需求,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引导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人居环境学院通过参加行业论坛、接待建筑相关院校等来访,校企双方有效联动,有效地推广了绿色人居、科技人居品牌,实现校企双方互惠双赢的良性发展,学院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校企合作助力BIM人才培养

 

1110日,西安中价联产•学•研融合BIM创新高峰论坛举行,西安欧亚学院人居环境学院副院长雷春妮代表校方与深圳市斯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余涛共同揭牌,斯维尔科技公司成为人居环境学院建筑信息化(BIM)特色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天津理工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尹贻林先生、中国工程造价信息化联盟理事长林萌先生、陕西省建设教育协会杨云平会长等出席论坛,人居环境学院BIM中心主任麻文娜作《高等院校BIM教育落地及实践教学》主题演讲,介绍了欧亚人居环境学院BIM的发展历程,基于校企合作的课堂+工作室的BIM人才培养双模式,BIM课程建设成果,BIM实训室建设和BIM产学研发展思路。

 

人居环境学院与西安建工第四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并签约,共同培养建筑信息化(BIM)特色人才。校企双方将聚焦建筑行业BIM发展新趋势,发挥各自优势,注重BIM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着力培养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全寿命周期所需的信息化专业人才。西安建工第四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宁小社副总经理还为师生作《BIM理念的诠释与应用价值》的专题报告。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2+1+X培养

 

1015-21日,不动产运营与研究中心组织带领2015级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同学们赴易居企业集团上海本部开展研学文化交流活动。人居环境学院副院长殷颖迪,易居企业集团COO、易居营销CEO宗磊代表校企双方签约,人居环境学院房地产开与管理专业成为易居集团企业优秀人才储备基地。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同学们通过参观城市住宅、旅游商业、休闲娱乐商业地产类项目提高行业认知度,进一步明确未来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

 

人居环境学院特邀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董事长、资深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英国特许房屋经济学会特许会员胡裕华先生,与房地产专业的同学们共度“大咖面对面”活动。胡裕华介绍了第一太平戴维斯的发展历程及业务范围,分享了个人职场经历及心得。游戏环节,同学们站在“第一太平戴维斯的领头人”立场,思考“五年内将如何带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胡总与同学们亲切交流并一一点评。与行业大咖近距离交流和思想碰撞带来更多的是人生定位的思考和职业发展的规划。

 

全流程BIM造价人才培养

 

天职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多家专业公司,提供多方位的工程管理咨询服务。天职工程造价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区域公司总经理梁晓刚一行到访我校,人居环境学院雷春妮副院长接待并深入交流合作意向。校企双方就工程造价专业订单班项目、全流程BIM造价人才联合培养达成初步意向。

 

天职咨询公司于1012日在我校开设专场招聘会,面向人居环境学院2018届毕业生招聘造价工程师助理、工程管理咨询师助理、招标代理助理、算量工程师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200余名毕业到场,30余人现场递交了应聘书。

 

人居环境学院深挖企业需求,深化合作项目,探索校企双方双向介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多元合作模式,通过产学研助力人才培养。在不断的合作深化中,总结反思、经验推广。中北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李小军一行,陕西省科协企事业工作部部长鲁绪刚一行,厦门信息学校工程管理教研室主任许伟宏一行,西安思源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付润生院长一行分别来访,与学院就人才培养(BIM、施工相关)、项目合作、实习就业等探讨交流。未来人居环境学院将与优质企业持续合作,共同研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植入企业课程、订单班培养;将实际合作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融入课程教学改革,让更多学生受益。

 

 

 

(人居环境学院 徐缤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