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课程组赴北京研讨
(图二)开课前的最后商定
(图三)中国联通财务副总的理论授课
(图四)实训课堂的教师讲解
(图五)企业人员的协同授课
2017年,我校会计学院携企业一线实务人员,经一年周期合作开发“共享服务综合实训”课程,顺利完成财务管理专业2014级200余名学生的教学任务。成功把企业财务的前沿管理思维、工作规范和操作实践转换为具体教学理论及实训课程,实现了企业最佳实践体系从企业到高校的知识迁移,完成填补财会领域最新发展理论在现行教育的知识空白。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9450亿元,增长率为76.4%。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的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6000万人,比上年增加1000万人;分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数约585万人,比上年增加85万人,高新企业和集团化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能力诉求已发生巨大转变。当前,财务人才面临着如何从既有的“账房先生”到“军事参谋”培养的诉求转变;其要求的素养从传统的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核算与监督服务到始于共享财务,终于战略财务的培养目标的转变。
我校会计学院在洞悉市场环境变换,审视财会教学行业空缺的基础上,经过多方调研与洽谈,合作北京买连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共享服务教育实训软件。北京买连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一直聚焦为企业提供共享服务的前沿管理咨询、流程设计和系统实施相关工作,该套实训软件基于其为现行大型企业设计开发的企业共享服务平台为基础研发的实训系统,经过校企两方团队的多轮次沟通,在保证既有任务功能、运行模式不变的基础上,经过多维度修善,在零基础上完成了课程大纲,课程设计流程图、课程实训业务案例等内容的编撰,实现其满足学科知识体系化,逻辑化的教学工作要求。
“共享服务综合实训”的课程开发初期,改变以往教师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并把知识推介给学生的过程,由会计学院选派教师,在课程研发上即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由企业实务人员带领,在实务工作中感受当前新型企业的最佳管理实践,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运作机理,从而深刻领会企业变革的前后动因。
在课程设计上,企业和高校教师经历多轮沟通,磨合彼此的思维模式,理清彼此的诉求方法,成功实现了如体验式教学理论和实际一体化,项目式教学团队协作,角色扮演职位轮岗,注重多维度能力开发等教学目标的诉求。
在教授方式上,课程在考虑既有的企业实践案例中,前置知识不足的背景下,对实训操作增加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引导学生在学习伊始即对新型的财务管理实践的工作方式、方法产生浓厚的情绪,理清学习思路,带着问题进行实训课程的学习。
在授课团队的组织上,采用“企业老总进课堂”的形式,给学生带来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和财务的前沿实践理论,由企业高管基于实际工作,站在管理视角、从管理诉求出发,围绕外部环境变化,企业变革内外动因来开启课程的教学。教师随后在实训课堂上对既有理论进行有效衔接,学生以实训软件的操作为依托,任务导向的教学设计中更强调其对流程设计,职责分工的思考,将教学目的和重心从以往实训课程注重操作性训练转变为思维训练、理念传导。
在教学过程及课后思考中多次感受到:学生对所授前沿企业实践知识有极大地学习热情和兴趣,对今后的职业发展,职场路径产生了全新的思考,也对传统学科知识与当前企业实践的衔接性表达了担忧。实训课程激发了学生更强的学习动力及学习压力。
在落实我校推广校企联合开展应用研究,探索真实项目㓎入式教学的产学合作理念中,会计学院在财会行业高速变革,智慧财务、人工智能及共享服务等前沿理论的不断涌现的背景下,面临着引导专业发展与市场接轨,实现对新兴理念的深入思考,对新兴知识的有效传递,从而提升师生实务工作水准,实现合作资源双向利用的新机遇。
(会计学院 高菲 供稿 /石鑫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