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阿里巴巴王中华专家和分院教研室的老师讨论“阿里-欧亚”特色班实训室的模式
4月6日和7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团资深专家王中华老师专程来到我院,就阿里学院与欧亚学院合作共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阿里-欧亚”电子商务示范院校的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参加交流与讨论会的人员有物流贸易学院执行院长赵军镜、副院长徐德洪,电子商务主任晁翠华和国际贸易教研室主任张莉娜以及部分教师和优秀学生代表,座谈会由分院副院长徐德洪主持。
阿里巴巴集团王中华老师就此次专程到我院讨论为什么要共建“阿里-欧亚”特色班实训室和为什么选择欧亚学院作为西部地区唯一一所合作示范院校等问题作了详细介绍,并提出把特色班实训室建设目标定位于:提升学生就业技能,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内贸、外贸平台的使用,让特色班学生毕业时能够达到实习三个月的水平。
参会人员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就如何使实训更贴近实际,实训项目的设置,实训模式的确立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电子商务教研室本科专业负责人扈健丽老师提出在实训室内应该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建立业务部门;专科负责人江渭老师建议在实训室内要营造浓厚的阿里巴巴文化氛围;国际贸易教研室副主任张雪鹏建议实训室的实训项目要贴近实际业务操作。
针对老师的建议和学生的疑问,王中华老师指出阿里巴巴的实训是从“看、练、干”三个层面完成对学生技能的培养。“看”,即给学生、学校、家长和老师看,了解企业;“练”,即阿里巴巴提供平台,将内网开放给合作院校;“干”,即代理企业商品在淘宝等平台中进行内、外贸交易。王老师强调阿里巴巴培养的是具有实战技能的人,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强手,这些学生对企业来说是企业需要的人,最终是企业把他们请走,而不是我们把他们推出去,特色班培养的学生在企业是“进得去,留得住”,而不是“进得去,留不住”。
分院执行院长赵军镜对两天的讨论交流会进行了总结。赵院长说:这次关于“阿里-欧亚”特色班实训室建设的讨论会圆满结束,标志着我院与阿里巴巴的合作进入实质阶段。讨论既解决了特色班实训室建设的具体问题,又进一步梳理了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问题。同时,他希望借这次交流讨论会,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两个专业的师生要共同努力,坚持专业特色和方向,以培养未来十年商人校友为办学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合作道路,把分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物流贸易学院李卫琳、李冰洁供稿,任大鹏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