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欧亚学院胡建波院长在2009年欧亚经济论坛教育分论坛上的演讲
今天我没有准备PPT,你们听着可能有点困难,我的题目是“建立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愿景”,这个话题的提出是跟我们国家最近教育方面的一系列大胆变动和事件有关,听说教育部长已经被换掉了,我们的总理也是不太满意我们现在的教育,而中国教育部正在主导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在纲要的制定过程中,我参加了中国21世纪教育研究院提出来的民间《教育发展纲要》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不管是政府的还是民间的,我们在制订规划改革纲要的过程中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我们的规划改革纲要的方法论是有问题的,其中的很多事情是缺乏现代战略管理理论的指导的。
举个例子,刚才方教授讲中国未来教育改革的三大战略:一个是巩固义务教育的成果;一个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第三个是提高质量。那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个问题,如果作为一个新的战略方向,跟以前的战略方向相比,有这个大力发展的基础吗?根据我自己在第一线的数据方面的体会,显然我认为是没有经过认真分析的。现在上海市的高考人数从17万已经跌到8万人,陕西省的高考人数将从今年的40万在2012年跌到34万人,在2018年左右跌到27万人,河北的高考人数未来几年将减少一半。而现在每年的高等职业教育录取比例是多少呢,也就是如果每年给100个招生计划,实际的录取比例是,第一次录取大约50%—60%,反复补录之后能达到70%。也就是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规模的发展来讲,数据分析并不支持这样的战略。
方教授还说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突破口,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用战略管理的分析工具来分析它,我倒认为这个是有可能的,因为高等职业教育供求关系开始了逆转,也就是我们的供应超过了需求,这逼着我们不得不进行体制方面的改革,比如说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方式,上海掀起自主入学,不参加高考,学校可以单独招生,北京由于生源下降也开始这样做了。关于这个战略突破口,我想再解释一下我们国家前面的战略决策中很大的一个失误,大概在4年、5年前,当时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来把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年限从三年改为两年,这个在业界大家都是众所周知的,而且当时的想法是三年之内实行。我当时和有关负责人在探讨,我说:“这样的变革可行吗?”刚才查教授在讲利益相关者理论,也就是说从战略管理的角度上来讲,制定战略必须要对这个战略方向进行使命分析,所谓使命就是给利益相关者的一个承诺,我们给学校的承诺是什么?我们给学生的需求承诺是什么?我们给教育行政部门的需求承诺是什么?结果我们都没有分析。我就举我们学校的例子,我为什么很难赞同这样的决策,我每年招三千三百人,三年达到一万人,你三年改成两年之后,那就意味着如果还按照现在的招生规模,我的在校生只有六千多人。那么六千多人作为我们这样一个大部分以学费为主来运作(高职院校大部分是靠学费来运作的)的高职院校就难以为继了,所以这个决策是很伤害利益相关者——学校的利益的,但有关部门认为这是符合学生利益的,而且美国也是这么做的。我也承认,我个人也认为长久来讲符合学校的利益,但是这个需要市场告诉我们的利益相关者——我们的学生,我们还没有告诉学生三年制要完,结果出现最大的一个笑话——学生没有人报名上两年制的班,学生认为两年是不合格的,三年是合格的。
因此,我们会发现我们制定的很多战略方向没有以数据为基础的分析,没有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没有对这个战略问题过程的监督以及事后的调整。我们扩招,从98年一百零几万到现在六百万人,但是我们现在几乎没有一个真正独立的第三方对扩招进行评价,扩招完了之后,我们又迅速提出提高教学质量,但质量战略可以像扩招那样迅速得到提高吗?后来,我们马上又推出来一个很严格的本科评估,但是可以通过本科教学评估、高职教学评估这两种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吗?显然我们这些部门提的措施,背后的分析是不够的。查教授作为学者他分析了这个评估结果与基本的正态分布不吻合——90%的学校是优,由于是以行政部门主导的这样一个教学评估,而教学评估直接跟学校的外部社会声誉、政府拨款、招生计划等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所以这样的评估显然就成为了一场没有任何公信力的、社会意见极大的评估,甚至是一场闹剧。
评估是应该的,但是评估应该也是一个长期的(10—15年)建立中国高等教育价值体系的开始,教育质量的提高远远难于我们教育规模的扩大,所以对于未来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整个制定,我本人提出:首先,我们要建立一套新方法论,也就是按照西方战略管理的系统的方法来制定我们的规划纲要。其次,当前先要确定我们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使命是什么?愿景是什么?这是战略方向的问题。而我们现在的规划纲要直接就接触到职业教育是什么样,研究生教育是什么样,太技术层面了。这就是我今天的主题。而我个人认为,我们教育改革的愿景是:建立市场化的竞争体系。
我们通常说建立我们中国的特色,但是我们这个中国特色在教育方面的定义是什么?科学是以定义为基础的,市场化愿景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是一个标准的自由竞争的市场,它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个是有充分多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第二个是质量基本同质,第三个是资源自由流动,第四个是信息公开和畅通。
我们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的整个教育管理体系,就会看到其先进所在。美国联邦教育部只有三项职能:一是通过联邦助学贷款等形式来体现教育公平,二是信息的收集与发布,三是推动教育改革思潮。它没有任何行政权力,权力全部在州里。所以我认为我们大的战略方向是市场化,同时,要用战略分析理论来分析,教育部也要从一个教育行政事务部门变成一个教学改革发展部门,以适应我们迅速变化的世界以及全球化这样的环境。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胡建波
2009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