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北大周长辉教授进行关于视野的演讲
(图2) 胡建波院长进行总结性发言
为了让全院教师深入理解教师的使命、能力与素质培养,学会用多元的视角去把握发展方向,学院邀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周长辉教授于7月2日早上在我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内作了关于《I see you, but do you see it?》的主题讲座。
学院院长胡建波、副院长刘瑾、田焱、张志强、张宏民和人力资源总监李丰萍、各分院领导与部分职能部门领导、专职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田焱副院长主持。
在讲座中,周长辉教授主要围绕如何增进我们对工作与生活意义的深刻理解为核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为大家带来新的视野和新的价值理念。在前半部分,周长辉教授首先运用对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个比喻来引发大家对中国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他认为中国现代教育是“孔雀尾巴”式教育,表面看起来好看,但是并不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又长又重,然而一旦切断又会首先成为被社会所淘汰的对象。之后又借用美国一知名学者的“Myopia(近视)”观点,指出现阶段我们所应该看到的,即我们正处于一个由营销管理时代向战略管理时代跳跃的时期。他通过成功的格兰仕与最终失败的TCL两个典型对比案例告诉我们,在这个时期内我们所缺乏的是战略企划能力,动态适应能力与创新突破能力,所以对我们的要求也就是以下三个方面的:一是实施全面价值链管理,追求内在一致,内外匹配和持续发展;二是通过对战略导向,逻辑与目标的把握与实施来做到棋高一着;三是运用组织的动态能力,通过创新突破获得并巩固竞争优势的根本基础。在讲座的后半部分周教授又通过韩国三星的实例导出了本次讲座的另一个核心观点-“Can you look beyond what you see?”即视野半径决定战略选择,而战略选择则直接决定着你的结果。要进行转变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能够做到“From IQ to AQ(Attention)”的转变。战略选择与投入同样是由理想、品位、视野与信心所决定的,这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往往会被我们忽略的就是视野与品位。最后周教授以“我们欧亚现阶段所应该看到的是什么?”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结束了本次的讲座。
在活动的最后,胡建波院长作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这次周教授所作的讲座让全院广大教师及教职工更加开阔了视野,懂得了视野、选择、结果这样一个模式,强调了就算有再客观的,再科学的东西,最终做决定的还是决策者的主观偏好,而一个决策者的主观偏好正是决定于他的视野,他是否能see it。胡院长还指出现阶段欧亚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够给予老师的太少,给老师可选择的机会也太少,另外组织氛围也不够好,所以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要给各二级分院提供开阔视野的机会,加强整个学院组织文化的建设。最后胡院长代表全院教师再次向周长辉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教务处 供稿 周岚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