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从小学到大学,能待在一起的时候不是上课就是开会,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老师在说而我们在听。请原谅我们又在开会,其实开会本身不是什么坏事,只要形式上能互动,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内容上允许质疑和讨论,并且大家一起做决策,会议还是吸引人的。可能大家对我们手中厚厚的会议材料感到望而生厌,其实它会帮助我们做好最关键的两件事,一是选举出新一届常务委员会、监察会和理事会的会长,二是讨论各代表团提出的议案,为新一届会长提供决策依据。
我们是学生代表,代表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我们有多少次代表别人,又有多少次被别人代表,不知不觉就被代表的事情是不是也经常有呢。如果我们有幸成为同学们一票一票选出来的代表,我们是不是有义务也有责任去代同学们发表意见、讨论事情。我们不想有什么政治色彩,学生自治不是校园政治,学生民主也不是没有规则的自娱自乐,规则是学生民主自治的基础,规则就是让权利得到制衡,就是让程序变得透明,这样,学生的事才能学生说了算。
也有同学说,现在不是挺好的么,为什么要改,为什么要自治。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中国这么多大学都是团委带领着学生会做事情,也没出什么问题,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我们也没有失去些什么。但是,当看到每年5、6月份很多同学都从学生会里默默退出,有同学说学生会是黑社会,大学生乱扔垃圾连自己的宿舍都脏乱不堪时,我有了疑惑,我读了有关的书籍,尤其是去香港看过港校的学生会以后,我才发现我们像是温水里的青蛙。陶行知先生说:“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德育是非常需要的,路上摔倒一个人要不要帮扶,垃圾要不要乱扔,使用公共资源要不要接受公众监督,这不应该是需要讨论的问题,缺少具备公民意识的学生,何来公民,又何来公平正义的社会呢。
在《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里,一个刚从监狱走出来的人,想去厕所都要向上司报告,我们不是囚犯,但有专家说我们的教育其实就是圈养式的。学生会改革后,老师从原来手把手的带领变成了放手支持,我们从一个拉着父母手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自己可以做选择的成年人,一下子放开,同学们都会迷茫,选择自治以后我们该往哪里走呢。当可以迈开脚步,但不知道奔向哪里时,我们是不是怀疑过奔跑没有爬行好。我们是在一个学步的时期,请不要因为我们的几次摔跤就限制我们可能奔跑的步伐。
我们已经是一个需要自己做选择的成年人了,每一份议案、每一张选票,都是我们的选择,都是我们自治的开始。因为我们学生才是校园的主人。
(学生自治委员会 赵健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