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晚,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我院学生处学生社团活动中心承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来到我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在我院体育馆倾情表演了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800余名师生观看了演出。
青春版《杨门女将》讲述的是杨宗保在葫芦谷中了西夏的埋伏,壮烈殉国。而他的家人正在汴梁为他准备庆祝五十寿辰,在寿宴上佘太君得知了孙儿的死讯,决意以百岁高龄挂帅出征,孙媳穆桂英更是肩负国仇家恨,毅然承担先锋官之职。宋军与番兵交战,首战告罄,番兵退守大营,意欲借天险与宋军成僵持之势,以趁宋军粮草危急时攻破宋军大营。穆桂英率七娘、文广等人将计就计夜探葫芦谷,在一位老人的帮助下找到栈道,在番兵后营放起火来,最后前后夹攻,全歼来犯西夏敌军。炫目的靓丽和青春气息,整齐而强大的演出阵容,瞬间征服了场内观众的心,使人不禁心潮汹涌,热血沸腾,发出由衷地赞叹。
据悉,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引领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个人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陕西省教育厅组织开展2011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相继在多所高校进行戏曲、交响音乐会等共计17场演出。
相关链接:
小梅花秦腔团,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于2008年9月在院第9期演员训练班的基础上新组建的演出团体,担负着秦腔艺术事业薪火传承的重任。该团现有演职员120余人,其中演员80余人,演奏员20余人,舞美及其它管理工作者10余人,艺术人员平均年龄20岁。他们在院演员训练班坐科学习6年,得到了严格的教育和规范的管理,奠定了厚实的戏曲基础,相继排出了本戏《铡美案》《周仁回府》《龙凤呈祥》以及《将相和》《挑滑车》《战金山》《三岔口》《一箭仇》《连升店》《杀四门》《庵堂认母》《杀惜》《八大锤》《伐子都》《隔门贤》《打镇台》《三娘教子》《挂画》等传统折子戏五十余个,一批青年优秀演员、演奏员也崭露头角。
在完成中专学业后,该团成员又集体考入西安交大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接受大专学历文化教育。2007年10月,由小梅花秦腔团新排演的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亮相舞台,其强大的阵容,靓丽的风采,震撼人心的剧情和宏大的场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至今演出已逾百场。该剧于2008年7月,被国家文化部选调进京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演出;2008年11月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2008年荣获第五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及优秀导演奖、优秀舞美设计奖、优秀表演奖等多个单项奖;同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暨小梅花秦腔团培训项目荣获美国总统艺术人文委员会“站得更高”奖。2009年4月荣获第1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集体奖;2009年5月,参加澳门国际艺术节演出;2009年6月,参加国家文化部在山西太原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地方戏(南北片)优秀剧目展演。2010年9月,参加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荣获优秀剧目奖。
(学生工作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