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几天的CTE培训我们学到了很多,CTE培训的第五天,我们的培训已经进行了一半,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一点一滴的培训时间中潜移默化的渗透进我们的思想。
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什么是合作式的课堂?在今天两个半小时的培训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些。
1.积极的相互依赖培养合作行为。
2.个人责任促进公平评价。
3.一个明确的、非竞争的、参照标准的分级方案鼓励合作。
4.学生和教师应监控小组行为。
5.课堂评价技术能说明学生学习情况。
我对其中的第4点感触颇深。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运用过这种合作式教学方法,但是,遗憾的是,往往最终的结果并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我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对小组的行为进行监控,或者说我并没有深入了解每一个小组运作和小组中的每一个个人在该学习过程中的贡献。在合作式课堂中,我应该通过在小组成员完成合作式任务过程中来回移动来监测团体行为和学习。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小组中每一个人的具体分工,在他们遇到争论不休的问题时,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在自己的努力下解决所有问题,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通过监控学生学习过程,或者说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鼓励学生围绕任务开展讨论,对学生的每一个观点予以肯定,鼓励学生所做的努力,建立师生间融洽和谐的关系。
3.在监测团体行为和学习时,要热情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他们自信,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到任务中来。
4. 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将学生的想法整合成后续的小型讲座,帮助特定学生和其小组成员建立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还能让全班同学了解教师会尊重学生的意见。
除此之外,在一项任务或活动之后,还应组织学生对任务完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予以反思。例如:“每位队员均有贡献吗?”“下次做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使小组表现更好呢?”或“今天我学到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等等。
CTE的培训很轻松,轻松的氛围让我们学会了很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技巧。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将CTE的培训理论和欧亚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出一套适宜于欧亚学子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
( 供稿:殷影迪 摄影:李应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