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科研成果】以科研促教学,以特色创品牌,以成果谋发展——信息工程学院科研工作再迈新台阶
2012.05.28

科研工作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同时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主要指标之一。我院信息工程学院是一所培养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工科分院,近年来,分院始终围绕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现已孵化出了“硬件项目设计软件系统开发”两个教学科研团队,逐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教学带动科研良性循环发展之路。科学研究无论在广度和深度、规模与水平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已逐步发挥其效能,办学实力有了明显提升。

2009年,分院自主研制开发的“嵌入式系统多功能系列用户板”项目通过了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成果评审,该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属国内创新应用,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目前已批量生产了“欧亚I型ARM、51、430”各20套装备于实验室,不但使学生自主实验能力、应用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同时节约经费80%。

2010年,分院申报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获批准,并且得到陕西省教育厅10万元扶持奖励资金。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带动和整合了一批相关学科和专业群建设,现已形成了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及硬件设计教学科研基地,有力地推动了我院软件、电子信息、通信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

2011年,分院再获两项省级科研项目。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项;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一项。发表科技核心以上学术论文9篇,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2012年,分院科研工作更是捷报频传。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评审结果,分院获批两项;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评审结果分院获批两项;西安市社科规划项目分院获批一项。

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外,分院注重科研与经济效益的融合。与学院后勤集团合作,承接了集团信息化建设及节能减排等7个科研服务项目,不但为集团节约了建设成本,提高了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同时又锻炼了教师科研能力,为教学积累了项目实战案例。

科研工作是知识产生和技术发展的源泉,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催化剂。加强横向、纵向科研项目的研究,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努力践行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院以及实训实践环境建设。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经费
负责人
起止时间
1
嵌入式系统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陕西省民办教育管理处
10万元
张乐芳
(刘颖)
2009.12-2011.12
2
基于空间数据挖掘的数据预处理的研究与应用
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
基础研究计划
3万元
刘林
2011.3-2012.12
3
聚类算法在目标检测与跟踪中的研究与应用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
计划项目
0.6万元
赵向梅
2011.7-2013.7
4
基于PWM控制的高能脉冲快充储能技术开发与应用
陕西省科技厅工业
攻关计划
5万元
张乐芳
2012.3- 2015.3
5
基于图像去雾算法的汽车辅助安全系统研究
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
4万元
苏春丽
2012.5- 2014.5
6
基于物联网(ZigBee)技术的无线教学互动反馈系统开发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
研究计划
0.6万元
任志宏
2012.7-2014.7
7
基于PWM控制的蓄电池储能技术研究与开发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
研究计划
0.6万元
张秀芳
2012.7-2015.7
8
基于Blackborad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建设研究
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
专项项目
0.4万元
邹娟
2012.4- 2013.4

 
(信息工程学院杨智敏、刘丽丽/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