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员工培训】改进项目管理,推动分院变革——物流贸易学院项目管理培训会圆满结束
2011.12.13

为了充分整合分院资源,满足分院改革与发展需要,物流贸易学院成立了分院战略规划、课程改革、学风建设、辅修专业、商务英语推广、产学研合作等六大类项目组,并下设十二个子项目组。项目组工作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为了提升项目组成员的项目管理知识,扫清项目组后续工作中的制约和障碍,物流贸易学院特邀田焱副院长,于12月9日下午在8号教学楼二楼培训教室举办了以“项目管理在分院业务发展中的应用”为主题的培训会。田焱副院长以实际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采取学练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和培训,既让项目组成员掌握了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又帮助分院解决了项目组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引导分院教职工在更加全面深入的思考中去改进和提升工作。

项目化管理理念深入人心,项目管理规范化初步形成

一般来讲,流程能够起到保护、维持已建立的惯例之作用,是维持现状的;而项目则能够达到改革已有惯例的效果,是推翻现状的。培训伊始,田焱副院长高度评价了物流贸易学院项目组的管理创新活动,但同时也提出了更为关键的问题:什么是项目? 项目和流程有什么区别?哪些业务适合项目管理?她以一张生动形象的图片“树倒猕猴散”为大家解释了项目的核心要义,使项目组成员直观的了解到,项目就是不同部门的人员为了同一个目标组织在一起,各司其职,项目组的使命完成了,项目也就结束了,与一般的流程有着本质区别。

在培训过程中,田焱副院长就项目组成员最关心的工作范围、工作分工、组织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讲解并指导各项目小组进行现场演练。项目组成立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应该及准备去哪里,如何去,如何衡量已经到达三个关键问题,需要通过计划、排程、控制等步骤来完成上述任务。通过WBS工作分解、RACI矩阵、项目团队建设与管理等内容的学习,使项目组成员初步掌握了项目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项目组的实际问题,引发深层次思考

在培训过程中,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各项目小组以自身的项目和任务为讨论对象,开展深入的练习。各项目小组拟定了工作说明书,使用WBS工作分解法对自身的核心任务进行了分解,并利用RACI矩阵进行小组成员分工,小组内部讨论各成员的分工问题。在各项练习的过程中,田焱副院长和赵军镜执行院长都分别进行了现场点评,为各个小组提供了实际的解决方案。

在培训过程中,田焱副院长为大家提供了很多解决项目管理问题的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如物流贸易学院到底需要多少个项目组?你的团队目前属于哪种类型的团队?我们的团队存在哪些问题?这种适当的引导式提问,促进大家结合实践更深层次地思考项目组的问题,每个人都很有感触。

“以学生为中心”的培训方法为教师开展CTE教学树立标杆

在本次培训前,田焱副院长做了充分的准备,向分院相关人员了解需求,收集了各项目组的资料及成员信息,并要求分院准备了活动所需的电脑、Project、Mind-manager软件等工具。

在培训过程中,田焱副院长摆脱了定义、特点等条框式的讲解,充分发动项目组成员的积极性,结合项目实际进行现场联系,将学与练相结合,从而使项目组成员能够在现场演练和应用中学习知识和方法,做到融会贯通。虽然是一个下午三小时的培训课程,但在不知不觉间很快便临近结束,大家丝毫没有累的感觉,反而都觉得意犹未尽。

培训会结束后,田焱副院长还布置了课后作业,要求各项目组对培训会中的项目组工作说明书、工作任务分解等项目进行修改和完善。参加培训的教师纷纷感言:田焱副院长以学生为中心的CTE培训模式为大家树立了鲜活的标杆和榜样!

发现问题是进步的开始

最后,分院赵军镜执行院长对田焱副院长的培训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同时进行总结。他指出,培训会非常有效果,发现问题是进步的开始,他本人至少已有五大收获:其一,依据什么设立项目组,设立哪些项目组还有待思考和完善;其二,培训过程中项目组工作说明书的填写使大家从热情高涨的初学者“进化”到了情景幻灭的新手,这其实是一种进步,但提示大家要重新审视各个项目组的目标、任务、工作方法和方式等问题;其三,各项目组的任务目标不应该只做加法,还应该考虑田院长的建议,聚焦和取舍,适当做减法;其四,项目组的分工还有待明确,分工难以进行是因为工作任务分解不清晰,各项目组要积极用WBS方法进一步将项目组分工进行细化;其五,项目组的团队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摸索,我们项目组中的冲突还没有集中爆发出来,多数项目组可能还只是工作组,还没有“伪团队”的层次,应加快向“潜在团队”的进步和转变。

活动回声

产学研项目组组长张雪鹏:田老师的培训很及时,产学研项目组的各个小组要分小组学习田老师的课件,按照田老师的讲解重新填写自己的项目任务书。

阿里巴巴特色班项目组组长李红新:田老师的培训使我更加明确的了解了项目的系统知识:动态性的管理,明确的目的性,分工的细致性,团队的协同性。

程巍巍:这次培训不仅帮助我们梳理了课程改革项目的思路,其中科学的方法还让我们明确了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吴少艾:最大的收获是理清了思路,知道了如何去开展一个项目,明确了每项具体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对项目的贡献程度其次是理解了项目团队的真正含义,使我们开始反思我们现有“团队”的级别。

 相关链接http://wlmy.eurasia.edu//ImpNews/5703.htm

 

(物流贸易学院 赵秀英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