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至28日,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美国马里兰大学、中国北京大学共同承办的“能动性、参与创新性学习与多元智能发展——民办高校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阎凤桥主持,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林静教授及其教学研究团队、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学院Heidi教授、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史静寰教授等多位海内外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对项目报告进行逐一分析点评。我校院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李正,教务处教与学研究中心张田及CTE骨干教师程红萍、张瑜、雷娟、文雅等一行多人参加了会议,并结合欧亚CTE教学改革的特色和实践历程做出精彩的报告。
会议以分组主体研讨的形式,主要围绕着教学理念与模式、教师发展与评价、课程改革等三个层面的教学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山东英才学院、四川标榜学院、浙江树人学院与我校等高校教师代表在会议中共同分享了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从民办教育特点及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出发,结合项目实践,探讨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与路径。欧亚学院通识学院程红萍老师从目前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CTE教学改革心得体会,做出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探索”的精彩报告;CTE“卓越教学中心”项目小组文雅老师通过精美的PPT向大家展示了欧亚学院CTE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管理学院张瑜老师《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实证研究》一文载入会议论文集。
会议经过热烈研讨,达成下列共识:
1、“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教材“老三中心”对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足,授课教师往往以自身为中心,很难最大程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会教师普遍认为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应用多元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教学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在教师合理引导下开发学生多元智能,更能促进学习者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报告人及讨论小组针对“问题引导法”、“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自主授课法”、“项目驱动法”、“案例导入式教学法”等多元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等交流了心得与体会,大家受益颇多。
2、“刺激、吸引、调动”——项目教学法与导师制相结合
在“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中,部分学校实现了由“以课本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的转变。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提出,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项目教学法”和“导师制”的结合,即在同一个专业方向中可选择导师,将传统的系、研究室向研究团队、核心教学团队转变,将基础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在分工合作完成理论教学后,实践环节采用教师团队和学生互动团队的协同学习,强调对学生学习的刺激、吸引和调动,形成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
3、倡导能动性、参与性、情境化教学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做到主动学习与互助学习相协调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学习者参与的教学情境,使课堂环境与教学内容、师生情感相融合,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反应,进而达到主动认知与系统思考。与会代表讨论结合自身授课体验,提出教学设计有效方法。例如,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情境,培养参与兴趣;创设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想象空间;通过创设影视教学情境,加深对抽象问题的理解等。这些基于能力建构的多元能动性教学法为我校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好的启发意义。
4.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利用WEB2.0技术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
2010年11月1日,网易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后,国内高水平大学建设了首批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与会老师对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博客、TAG,SNS,P.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为不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资源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大力建设教师培训与发展体系
民办教师的发展与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在注重人才引进的同时,更要注重自有教师的培育,打造卓越的教师队伍。我校在CTE “卓越教学中心”的项目推进过程中,设计了一整套教师培训、进修、考核、评价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引发了与会各兄弟院校的高度关注。
6、考核“过程化”、“多元化”,设计立体式教学评价体系
最后,阎凤桥教授总结会议,并提出下次项目会议将专门就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文化这一主题进行专门研讨。
本次北京大学民办高校教学改革研讨会对宣传我校“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学理念、交流实际教学经验、开拓教师视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我校进一步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路径。
(会计学院 文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