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Mycos(2012)报告反馈,我院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相对靠前,母校推荐率、满意度、专业相关度等参数较高,特别是毕业生问卷调查回收率高,毕业生对分院在校内开展相关活动认同感强。为了更好地开展就业工作,建筑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发展”的学管服务理念,截止6月10日,建筑工程学院2012届1142名本专科毕业生已有1015名顺利就业,就业率达到了88%。
建筑工程学院在就业方面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从学生思想教育入手,改变学生就业观念。在校内开展各类专业活动和社团活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开展以就业指导、就业动员为主题的各类班会、座谈会、宣讲会,调整学生良好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让学生明白建筑行业只有深入施工一线,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与理论相结合,只有从基层做起,才能真正的掌握每一个施工环节,自身才能得到提高。
二、注重学生实践锻炼,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建筑工程学院加大产学合作力度,搭建学生实践平台,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截至目前,建筑工程学院已与博思格.巴特勒、杭州市政、陕西长嘉集团、上海鲁班软件、湖北卓越、中国四冶、广联达、上海鲁班、上海红星美凯龙等大型企业进行产学合作。
三、全方位培养、多渠道联系,保障就业服务质量。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在校期间让学生逐年考取建筑类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招聘会,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取就业信息,组织学生应聘;利用建筑行业的特点,组织毕业生到施工现场寻求就业机会;利用校友资源,提供就业信息,推荐毕业生就业,建立“分院、校友、企业”三方联动就业工作机制。
四、做好毕业生就业回访工作。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提高分院就业指导质量、增强校友与学院的交流,联络感情。在毕业生就业1-3个月后,分院组织负责毕业生工作人员通过邮箱、电话、亲赴用人单位进行回访。反馈回访结果,并用于指导和改进教学,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筑工程学院就业工作成绩斐然,但学院依旧朝着更好、更强的方向努力。依据学院战略要求,积极调动、全员参与到就业服务工作中去;改变就业思路,转换就业模式,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加强产学合作力度和质量。了解企业需求,由用人单位确定人才培养标准,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规格进行培养,多拓展类似博思格.巴特勒这样的单位,推进学生就业;全面进入本科教育阶段后,改变学生的培养模式,从施工操作人员培养向技术指导人员培养转型,提升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建筑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