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委员们:
大家好!希望能够以这种古老的交流方式与大家一同分享关于“第三次学生委员会议”带给我们的感触和反思。
众所周知,学生委员会议是院学生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学生会最高决策会议。常设参会委员共51名,分别由各学院学生分会会长(前称理事会会长)、普选委员、各社团社长、三会(常委会、理事会、监察会)委员和指导老师组成。委员代表本学院学生参与校政,在学生委员会议上行使权力。会议在遵守议事规则的基础上允许参会人员进行互动,鼓励针对会议内容提出质疑和讨论,并且由大家一起做决策。只要大家都参与进来,相信会议还是很吸引人的。
在“第三次学生委员会议”召开前,筹备方工作人员逐一通知参会人员,51名委员除5人关机外,其他委员答复:可以参会。第二天下午六点整,仅28名委员签到入座,经常委会成员商议大会决定延迟15分钟……最终,根据常委会工作计划,大会不得不在只有28名委员到会的情况下开始。会议上,自告奋勇的大一小主持人面对部分委员犀利的言语和质疑顿时慌了神。此时,刻板地执行议事规则便成了她唯一应对的法宝,但这也引来了会议后期的失控局面和一片唏嘘声。会议结束,常务委员会所有成员沉默了,指导老师没有离去,他们久久没有说话。
“我们是怎么了,委员到底怎么了,我们是同一战线的啊?”听着大一干事惆怅地问到,大家听后心头一酸。选举委员会主任首先就大会筹备方面出现的问题做出深刻检讨,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疑问和看法。大家一致认为,此次会议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在议案收集期间,常务委员会没有积极与各学院学生分会进行沟通和交流,只是单纯的将议案收集起来;其二,会议时间地点的变更、大会执行主席(主持人)选拔的失误,以及委员、各委员会自身对“议事规则”不够熟悉等等,都反映出会议管理不规范。
针对以上问题,常委会经过反思和重新审视后提出以下措施,与大家共同商榷:
1.加强常务委员会与各学院学生分会的联系。建立有效地沟通交流平台,如QQ群、微博、意见箱、定期召开交流会议等,这样便于加深了解、增强互信,同时有利于资源共享和信息反馈;
2.修改和完善议事规则,对委员统一进行议事规则培训。所有与会人员都应具备必需的民主议事知识和能力;
3.成立议案征集和筛选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制定议案上会标准和后期筛选。同时各学生分会应在通过初审的议案上会前,充分运用网络、大众媒体和文字宣传等渠道进行广泛沟通,确保该议案主题是同学们真正关注和需求的;
4.对于“第三次学生委员会议”上部分委员提出的好的意见和建议,如“将提案人和提案中所涉及相关部门或责任人邀请至委员会现场,确保议案的可实施性”等,都将落实到下期学生委员会议的行动上来。
以上工作都在积极地筹划和推进中,希望大家予以支持和关注。常委会在学生工作处二层有新设立的“意见箱”,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可以在新浪微博上互动(@西安欧亚学院学生代表大会)微博,也可以拨打常委会意见反映和投诉电话:
【18710860773/15029077492】。
学生会的改革,是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需要我们所有人的支持和建设,在此也诚恳地邀请全体委员们保持改革初期的那份热忱与坚定,怀着宽容和进取之心,一起加油!
(西安欧亚学院学生会常务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