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越来越多高校准毕业生在应聘实习的时候遇到此类情况:一家商业企业为他们提供的实习时间是10月,另一家文化企业提供的实习时间是在12月,而这个期间学校均统一要求进行教学和考试安排,结果导致商科和文科的同学可能都会丧失这些实习机会。面对此种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实习就业资源的匹配问题。
而有一种教学改革初步解决了该资源匹配的困惑,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是订单培养模式。目前,我校正在对他们的部分高职学生实施“2+1”订单教学培养模式,即2年在学校学习,1年在企业实习的教学模式
“2+1”订单教育:“订单”+“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采用的“2+1”订单教学改革依据目前国际教育机构采用的“订单式”和“双元制”培养模式。
“订单式”源于单词“Cooperative Education”,即“合作教育”,就是学校和企业之间所商定的培养协议。“双元制”培养模式是指通过学校学习和企业实践交替进行的方式,培养世界最优秀的职业人才。根据交替培养的周期不同,分为“轮转式”和“阶梯式”。在世界高校范围内,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领跑者。欧亚“2+1”订单培养采用了“阶梯式”的学期制。
“2+1”模式下,我校的学生将会感受与传统授课方式截然不同的体验:学校将与企业共同制定模块化课程体系会使他们的课程更加实用;企业人员直接为学生授课会给他们带来真实的职场经验;而面向定制企业的实习及就业更培养学生的职业化技能。这不仅减少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还缩短学生从学习到职场就业的时间,实现学生就业“零障碍。
“我们希望通过培养模式的改革,用学制调整和灵活的课程设置模式保障学生实习质量,切实发挥‘教’、‘学’、‘习’三个培养环节的教育教学效果。尤其是希望高职的同学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对社会行业实际的认识通过此次课改更加有效的结合,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我校院长助理李正介绍到。
为“2+1”订单班学生提供人性化服务
在欧亚,高职专业的“2+1”课改将教学安排的时间前置到暑假,教学内容的学时、学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变化。目前,学校已经着手开展暑期上课的相关后勤服务保障。例如,给教室安装空调,提供住宿、餐饮等学习生活的服务保障措施。
另外,学校尊重每位同学的自主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和个人生涯规划决定是否加入“2+1”课程改革项目。如果有学生放弃这种模式,学校将按照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即三年学制的教学、实习模式,为这部分同学组织教学。
记者在校园里随机采访了几位学生。高职学院大二的陈晓谨谈道:“我选择了‘2+1’课改项目,课程都将压缩到暑假上课,这让我很兴奋,毕竟这是对传统学习的一个改变。相信学校灵活地为我们错开了各高校的实习高峰期,一定会让我们能够获得更优质的就业资源。”
“统一的学制安排,统一的考试时间,统一的实习时间,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模式,相对刚性的课程设置模式。”这是记者对高校课程设置上的一贯印象,但学校推行的“2+1”订单培养模式打破了记者的刻板成见——欧亚在做教育教学改革的引领者。
相关链接
我校目前开展的“2+1”课改专业有:
1、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订单
2、金融管理与实务 2+1订单教育
3、投资与理财 2+1订单教育
4、物业管理 2+1订单教育
5、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2+1订单教育
(宣传部 何月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