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精彩活动】成为被需要的服务者,探索平衡的艺术——2012年学生组织总结会纪要
2012.12.15

12月9日,我校2012年学生组织总结会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议事规则专家袁天鹏,陕西青年v9会秘书长、雅智服饰总经理储卓,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协会副会长徐祥勇,我校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张煜及各分院社团指导老师出席,来自全校各学生组织近300名学生参会。6个学生组织,7名同学分别做了工作报告并接受现场提问。

2011年11月以来,各级学生组织进行了组织架构和业务内容的改革: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工作模式转变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如今,分院学生会和社团逐步成为校园文化活动承载主体;校学生会成为校园文化活动规划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资源争取及统筹分配的服务者;原多个同类学生组织职能业务重合、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的状况有所改善。

储卓先生高度肯定我校学生组织对“被需要的服务者”的思考及行动,他认为我校学生组织的改革模式利于激发更多潜能。同时,在主导型和诱导型管理模式探索中,应打破学生局限,兼考虑社会、校方、师长、学生干部的需求,并表态要对龙腾创业社提供项目资助。

袁天鹏老师在总结会上发言指出,我校学生组织的改革取得了让人惊喜的进展,组织框架已搭建就绪,各部门已在设计好的轨道就位,行动措施正逐步进入深化阶段。改革的方向是明朗的,过程是艰难的,改革参与者必将面临考验。这是国内高校学生组织中涉及面最广,进展最深入的一次改革尝试,对青年学生思维能力、行动能力和责任感的培养意义深远。

本次总结工作,是学生组织适应学校新的战略发展要求,吸取各种管理方式不断创新的经验,重新审视组织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挑战,继续深化改革措施、提升改革效果,保持变革的动力的重要举措。为制定2013年学生组织工作方向和目标奠定了基础。

附件:

一、学生组织发言概要:

(1)会计学院学生会袁野在《做有营养的苹果》的报告中说,会计学院学生会2012关键词是品牌、需求、创新,加强了校际合作与交流,举办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专业活动,全年通讯稿上传至学校官网不少于20篇,点击率达5000次。2013年,会计学院要做“苹果”,落实欧亚《能力因子梳理及对应解决方案》和“糖果瓶成长计划”,为学生提供营养方案。

(2)文化传媒学院学生会陈姚,通过针对性,创新性,可行性的战略定位打造教学支持型学生服务团队,代表性事件是对《怡园报》、《MIX》、《锐志》、欧亚之声、广告传媒协会等校园媒体资源进行了整合,为密苏里教学周的开展提供服务,第十届运动会视频《最炫民族风》单周点击量突破100万……目前存在媒体氛围不够开放,信息不畅通,活动形式略显单一等问题。

(3)龙腾创业社韩萍,站在社团的角度上感受两年活动的变革。介绍了龙腾作为“全国高校优秀社团”的成果,提出:活动审批减少环节专人管理;建议社团经费自管;场地(图书馆活动中心等)紧张应提高审批效率;提高活动档次,积极走出去;建资源库充分与学校有关部门对接等建议。

(4)疯狂英语俱乐部王芝说,作为学术性研究的社团,CEC让少数英语精英聚集起来,为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服务。社团不仅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从别人眼里看自己,是需求者来评价服务的价值。

(5)欧亚艺术团刘鹏说,艺术团从2个分团发展为9个分团,从56名团员增长到320名团员。2012年就获省级以上奖项21个。国家级奖项4个。艺术团团员孟晨也于12月12日实现一直的梦想:举办自己的演唱会!艺术团要继续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做欧亚艺术品牌推广者。

(6)校学生会由杨晓晨、冉洋搭档发言。2012年定位是“亲民的学生会”,从态度、行动、内容业务上亲民。常委会做定位目标规划,监察会做监督和纠偏协调,理事会做执行。09年至今,社团个数从28个增长到50个,活动数量从68个到180个。2012年社团成员达4300人,直接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累计达19000人。学生干部培训从泛泛到聚焦,针对性服务比例从2011年的81.1%增至96.3%。2013年校学生会将通过服务分院学生会和社团服务同学:建好学生组织内部沟通平台;对专业实践类社团倾斜资源支持;加强外联引进社会资源;满足干部培训需求,完善金字塔,成长糖果瓶计划。落实“支持学生组织符合学校人才培养战略的活动,支持学生干部公民素质提升”。

二、《坚持与妥协:平衡的艺术》诊断报告

12月10日,袁老师结合学生组织的总结报告和实际案例,为师生做了《坚持与妥协:平衡的艺术》的诊断报告,以下为要点罗列:

坚持什么?

“坚持”对规则与法治的信念,一切照章办事,是最高效的。

“坚持”在不完美中持续地行动、推进。本着“独立思考的能力,用规则的思维,坚持善的东西,坚持对的方向”。

妥协什么?

“妥协”不是屈服、不是圆滑、不是权益。

在面对转型期的诸多问题,诸多不完美时,需要仔细甄别,谨慎判断,要做出一定的容忍退让,让规则真正得以被广泛地尊重和认可,让机制真正得到被广泛地承认并运转。

理解现实的矛盾与复杂,既不犬儒世故,也不抱怨愤怒。理解各种人群、各种价值观,促成他们的和解。明确多元的服务对象,尊重他们的需求。

平衡点是什么?

认同带有“约束条件”的自主空间。

让学生自主是有条件和范围限定的,不能离开校方、师长的引导和陪伴。这是社会对学校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流动性大,能力良莠不齐,履职无实际约束的实际情况的要求。

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中,顾全大局。学生组织既是为了公共利益服务,更要有公共视野,宏观格局。规则是多方相关者行动的保障和依据,不是为了设绊,不是为了恶意私斗。

目标是什么?

成为真正的领袖。

领袖有三个层面:初级是带好兄弟们打胜仗;中级是服务更多的人,取得更多的尊重;高级是在更高的层面上促成不同群体间的和解。希望同学们在学生组织的平台上成长,形成更大的价值观和格局观,兼容并蓄,有所超越。


 (学生工作处  学生社团活动中心 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