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六月都是毕业季,连空气里都充斥着离别的味道。那些即将离校的学生们互相告慰着,而那些“准毕业生”也即将和他们的大三说再见。
6月19日,我校文化传媒学院统本新1001班正在进行他们大三这学期最后一堂《新闻作品评析》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由同学们展示他们自己的实践作品。授课老师徐艺源教授坐在学生中间,学生傅丽凡依旧是这类课堂的主持人。夏日里的不安、躁动,这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报纸组、广播组、网络组、电视组将依次进行作品展示。”随着傅丽凡一贯嘹亮的声音,这堂课拉开了序幕。在报纸组和广播组展示完之后,徐老师很欣慰的说:“没想到同学们做得这么专业”,同学们受鼓舞之后一阵躁动。
在网络组展示完之后,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小胖”的梁任君站在讲台上害羞地说:“我们组做的不太好,大家将就着看看。”像往常一样,大家嬉笑着鼓掌,视频开始播放了。正如他所说,视频画面质量并不如意,好在内容编排还不错,就在大家都以为播放结束了的时候,视频里突然出现了音乐。“成长是一扇树叶的门,童年有一群亲爱的人,那些我爱的人,那些离逝的风,那些永远的誓言一遍一遍。”伴随着音乐和画外音,视频中出现了每个同学的照片,那些躁动在此刻间仿佛都被风吹走了。副班长赵海珂看着邻桌崔慧琳还开着玩笑:“有本事你哭出来呀”。在这期间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徐老师的变化。
这时,徐老师鼓着掌站了起来,眼眶已微微泛红。她说:“这是我到欧亚执教以来最感动的一次,我没想到同学们这么认真的对待作业,而且把作业做的这么好,我太感动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咱们也算是有缘分吧,我陪你们一起度过了大一的半个学期,大三的半个学期,大学的四分之一。如今,看着你们的成长,我觉得很欣慰,这些作品我会一直保留着,时不时的拿出来看一看,我希望你们毕业以后不要忘了我。”徐老师几乎是哽咽着说完了这段话,空气好像一下子凝结在了此刻。以前从来没有哪位老师为同学们的作品而感动到哭过,而此刻的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每个人都为这微小的情绪而感动着、流泪着,无一例外。
“其实,学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你们从青涩一步步成长蜕变,自己真的觉得没有白付出,希望你们到了工作岗位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找到属于自己的翅膀,越飞越高。”徐老师的最后一些话伴随着下课铃说完,接着响起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
(文化传媒学院 雷霆报道小组特约记者 麻乐 供稿/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