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我校校友服务中心主办,校友关系发展俱乐部承办的“去!你的西藏!”旅行主题沙龙活动在综合楼北304培训室如期举行。
此次活动邀请了我校05级校友刘夙培(现任我校文化传媒学院专职老师)、10级学生王峰和常江同学作为主讲嘉宾,分享了暑假33天骑行去西藏的故事。学校校友服务中心老师赵延兵、刘佳,部分校友、508工作室成员以及热爱旅行的老师及40余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沙龙活动由李佳蔚同学带来的仓央嘉措的诗歌《那一夜》朗诵拉开帷幕,通过诗歌对西藏雪域神秘风光的赞美,激起了大家对西藏不倦的向往。
(图一)去西藏,我们的梦想
骑行只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享受在路上的感觉并为之快乐
作为摄影师要拍出让人震撼、满意的照片需要很大的耐心、需要等待,因为大自然造物主的神奇总是在不经意间展示它的美丽,只有耐心地等待,用心去捕捉每一个瞬间,才能拍出好的作品。刘夙培校友从展示在骑行中拍摄的照片开始为大家讲述他的西藏之旅。
目前刘夙培校友已经骑行累计10000多公里,三次不同的路线进藏,相同的风光,却传达出他不同的生活方式。一路骑行,有对那些信仰者膜拜去西藏的赞美,有“长江七号”11次爆胎的调侃,有同伴意见不和时的争论,有同伴生病发烧时的感动……这些串联起一路的点滴感动和难忘回忆。摄影和骑行一样,是不断重复一个动作,不断坚持的过程。三次进藏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获得赞美,只是享受在路上的感觉并为之快乐。刘夙培告诉我们,他打算在30岁之前计划用1年的时间环中国骑行,目前正在做各方面的准备。我们祝愿他一路顺风,也期待能够分享更多来自他骑行路上的故事。
献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学会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随后,王雪琳带来的吉他弹唱《外面的世界》给在路上的人们送去了祝福,10级学生王峰和常江作为本次川藏线的骑行队员,也分享了他们各自的感悟。王峰告诉大家,这是他献给自己特殊的生日礼物,希望通过这次骑行西藏的旅程,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让自己变得更加坦然和勇敢,能够不断地去挑战自己,收获不一样的青春故事。
常江,这个典型的乐天派,也有男孩子柔软的一面,高原上经历“高烧事件”,让他现在回忆起受到同伴的照顾、安慰、鼓励时,仍然数次哽咽,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也正是这次旅行使他深深感悟到:在成长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有来自感情的,来自生活的,但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点”而放弃了整个的“面”。要学会珍惜身边的每个人,理智地看待问题,明白家人对我们的关心和牵挂,这才是骑行的最大收获。
(图三) 在西藏,在路上
带着欧亚人的DNA一路远行,你们是欧亚最好的标签
在活动最后,校友服务中心赵延兵老师代表校友会给本次分享的嘉宾每人送去一本书,希望通过别人旅行的故事给他们更多的启发,同时送去学校对他们的祝福。
赵老师说:“学校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多角度、多方式积极培养个人良好的行为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全球化视野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自由、开放、包容、积极、乐观、平等’也是欧亚突出的校园文化符号,这种文化影响了很多人,正如骑行的这三个年轻人一样。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是相互促进的,越来越多的欧亚人通过个人的行为方式,在不同领域完成个人的突破、实现着个人的梦想,这些点点滴滴的集合,正是欧亚育人成果的体现。”
“你们三个是欧亚最好的标签,希望更多的校友能和你们一样带着欧亚人的DNA一路远行。”赵老师继续说道:“校友服务中心也会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帮助,支持有梦想、有追求、敢于挑战的校友们!校友服务中心也会不定期、不拘形式举办不同行业校友分享沙龙活动,为校内外校友互动搭建平台。”
(学生工作处 校友服务中心 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