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走进欧亚学院如同走进一个生态化的公园,让人在瞬间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和拥堵,久违的校园给到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全身心的舒畅和愉悦。校园内道路纵横交错、标线清晰。不时遇到几位年轻学子,他们小声的探讨着什么,迈着青春有力的步子走向了课堂。放眼望去,校园里到处显现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稳定和谐、秩序井然的校园环境是全院师生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让每位师生感受和体验到“温馨、和谐和安全”的校园环境,正是欧亚安保人员奋斗的目标。西安欧亚学院保卫处特别注重“部门定位”、“业务规划”、“变革创新”、“细节管控”等,经过组织机构优化和调整,完成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预防型组织的转型;他们干好工作内在的秘诀就是安保人员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伙伴一样的团结协作、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改善校园治安环境增强师生在校园的安全感,为教育教学等活动提供良好的服务与支持,从而促进学院稳定、健康的发展。
在报警指挥中心一双眼睛可以监控全院各个角落
近年来,西安欧亚学院特别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该学院已正式被批准为国家教育信息化本科院校信息化试点单位,安保信息化建设是其中的一个子项目。作为安保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程,校园110报警指挥中心是安保工作2012年三大重点项目之一,在已投入使用的校园110报警指挥中心记者看到,该院的人防和技防实现了完美结合,相得益彰。截止目前,该院已陆续完成了主要楼宇、户外公共区域、重点要害部位监控、门禁等安防系统的建设,共有监控点位600余个、门禁系统20余套,全部实现了联网,由110报警指挥中心“集中控制、统一管理”,通过安保专网随时把监控拍摄的动态高清画面传到电视墙上,实现了“全天候、多视角”监控;在110报警指挥中心控制室的电视墙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学校内外出出进进的行人、车辆,可以观察到校园各个角落。当前,该院校内楼宇监控覆盖率达到80%以上,校园户外监控覆盖率95%以上。校园110报警指挥中心24小时有专业技术人员值班,负责对学院公共区域、重点部位、主要道路进行监控,在指挥中心内随时可以听到、看到值班人员通过对讲机和摄像头调整警力、处置各类报警、紧急求助的情况。为了管好、用好技防设备,保卫处在建成报警指挥中心的同时,专门设立了专职技防工程师、维修员和监控员岗位。该校人防和技防的密切结合,使得校园安防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校外人员进校作案现象基本杜绝,校园内盗案件也实现了大幅度下降。
“有为才能有位”是西安欧亚学院保卫处员工最熟悉的一句话,让每一位安保人员的潜力都得到充分发挥。保卫处通过监控员竞聘,选拔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员工承担指挥中心监控员的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安保人员的操作应用培训,分别由专家学者和领导进行讲课,从各个系统的基本功能、具体操作运用、图像识别分析、到不同岗位人员的具体职责、遇到不同情况的处置方法和工作流程等分专题进行集体授课,掌握安保信息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运用技能。同时,对全院师生进行了专题教育,要求大家积极配合安保信息化系统应用,主动使用校园一卡通通过各大门、公寓的门禁系统,并邀请学生参观指挥大厅,强化大家配合的自性和参与性,各类事案件得到有效防范。
目前,报警指挥中心兼容了“24小时实时监控、全方位可视指挥、全天候报警求助受理、周界防范、火灾报警、安保巡更、门禁管理和车辆管理”等12个安保技防系统,涵盖全院600多个监控点位,实现了“全天候、多视角、分散监控、集中控制、统一指挥”的功能。过去的死角消除了,以前很难发现的问题现在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置,安保人员在3分钟之内就可到达事发现场,有效的提高了安保快速反应的能力。同时,有效封堵了闲杂人员的进入,震慑了校内外伺机作案的不法分子,校园环境的安全质量明显提升。2009年至今,学院未发生一起重大事案件,一般事案件发案率3年同比分别下降41.1%和25.4%,事案件处结率同比分别上升37%和26%,学生们感慨的说:“自从上了安保信息化系统,对学校的安全我们更放心了。”
"我们不要挂在墙上的空文,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保卫处将部门的职能定位为“服务保障和安全预防”。为了能有效的做好安保工作,保卫处采取逐步创新、细化管理的思路,按照优化机构、精炼团队,重团队、轻个人、抓细节、促管理的指导思想。从2011年开始,大胆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为员工创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提倡“快乐工作、健康生活”。通过各类业务培训、服务技能培养不断提升员工的服务技能和工作能力,努力创建职业化、专业化和科技化的安保队伍。在欧亚学院保卫处看不到一处挂在墙上的制度,保卫处内部实行“工作流程化、服务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将过去部门的《制定汇编》逐步升级为《员工工作手册》,让每位员工根据各自岗位特点随时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和不该干什么,员工只要严格按《工作手册》上的流程、标准等执行即可,促使员工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逐步得到“固化”,使得安保岗位逐步实现了“不论是换人换岗,但工作走样”的局面。用保卫处处长任龙刚的话说“我们不要挂在墙上的空文,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效”。
根据学院和后勤集团战略调整需要,保卫处的职能由原来的行政管理职能向预防、服务职能转变。保卫处在信息化建设下的安保模式也相继改变,由原来单纯的人防模式向人防、技防相结合转变。面对职能和运作模式的转变,保卫处立即更新部门名称,撤销了原来部门内的二级建制,实现了组织架构真正的扁平化,按照业务分类重新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按照业务类别分工负责,实行主管负责制,突出基础预防及服务职能,精炼了团队,整合了力量,适应了变革,使得全处人力资源完全实现了向一线倾斜。
为了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最大限度的发挥团队成员的能力,提升部门的工作业绩,保卫处实行内部轮岗制,在提高队伍的整体活力的同时,实行竞争上岗,逐步优化人员结构。保卫处根据学院实际工作需要和学院特点,摸索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欧亚安保运行模式——“4班3运转模式”。把安保一线队员分成4个班组,每个安防班组编制13人,由主管、治安专干、监控员、班长和队员组成,所有人员分工协作、各施其职。 “4班3运转模式”解决了员工休假问题,保障了24小时工作正常运行,运转了3年时间,工作情况良好。“4班3运转模式”一次可以排班半年甚至一年,在较长的时间内,每位队员都能知道自己的执勤时间。
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西安欧亚学院的安保人员”
学校保卫部门,是全校师生的安全保障,更是学校对外形象展示的一面镜子。西安欧亚学院保卫处在学院“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的使命下,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安全预防、服务保障”,重点预防外来人员进校作案,预防案件、事故发生,为学院提供稳定安全、和谐的教育环境,为师生提供快捷、高效的安保服务。
为了提升安保工作的对外形象,保卫处不断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充实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实施员工关爱活动,以此来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了为员工营造积极、健康、团结的工作氛围。保卫处制定了详细的组织文化活动规划,积极组织开展员工生日聚会、员工慰问、员工离职或调岗欢送、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送温暖及系列文体活动等。同时,让员工参与部门工作研讨和决策,定期组织员工参与工作例会和座谈会。通过组织一系列的人文关怀,增强了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度和归属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让员工当家做主,参与日常管理;实实在在的让员工在生活中得到关爱,在工作中得到尊重,不断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促使每位员工为创建“欧亚安保”的品牌模式、为成为安保工作的标志性单位而努力奋斗。
今年,保卫处为全体员工更新了服装和装备,特别是自行设计的安保服饰,在服装上增加了“校园安保”字样和“欧亚校徽”等文化元素,制服美观大方,展现了欧亚学院独特的校园安保文化和服务理念,安保人员着新装后威武帅气,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欧亚学院的安保人员”。
踩踏着昨天的汗水为明天而努力
在西安欧亚学院保卫处,记者打开沉甸甸的荣誉奖牌和证书看到,从1999年至2011年,保卫处除了学院授予的荣誉外,更多的是得到了陕西省各级党委政府对工作的肯定。先后有电子城街道办党工委,雁塔区委、区政府,西安市公安局,省教工委、教育厅,省公安厅、省综治委等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总共授予保卫处大小荣誉17项。主要有“雁塔区电子城街道办事处五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达标单位、无毒单位、首届‘文保杯’保卫干部专业技能大比武优秀奖、省教育系统稳定安全先进集体、高校校卫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平安单位”、“文保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
琳琅满目的殊荣是欧亚人智慧的结晶,一块块奖牌是对欧亚安保工作的充分肯定。窥一斑而知全豹,不断创新的欧亚安保工作可以说是欧亚学院近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缩影,必将引领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欧亚安保模式”在推进欧亚学院在不断创新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必将为高校教育安保工作注入新生的活力。
请您关注西安欧亚学院的蓬勃发展,请您关注@欧亚安保。
(来源于2013年1月5日《西部法制报》董永军、王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