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教学实践】艺术与心灵的沟通——记我校艺术设计学院江西婺源艺术创作实践活动
2014.05.02

4月9日至16日,我校艺术设计学院13级的300多名学生在江西婺源展开了为期6天的写生教学活动,在完成正常写生教学活动之余,分院张省会、焦继斌、袁峰辉、钱钧四位教师共同组织了“行为艺术”创作活动,并由师生共同参与完成作品,促使学生更清晰艺术的创作过程。

本次行为艺术作品《自信光》,创作灵感源于对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切身体验与感悟。婺源作为江西的一个偏远地区的小村庄,较好的保存了当地原本的生活面貌,少了一分城市的喧哗,多了一分乡村的宁静。对于来自钢筋混凝土城市中的旅客而言,他们虽然享受着城市中的繁华与炫目,但是却在这个忙忙碌碌的社会中却越发孤独与茫然,为着一个不确定的目标而前进。而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通过微信、微博、网络等现代媒介,以此来展示自己的存在性。而《自信光》这个作品,则是让师生们在这个偏僻的村庄用手机屏幕照亮这里的夜色,也照亮、清晰了自己的心灵。

此次艺术实践活动是艺术设计学院一年级基础课程的一次延展,从绘画媒介过渡到行为艺术表现,基于行为艺术实践更为注重人文精神的发生与表现,其意义不只是表现方式及媒介的转换。师生共同参与作品创作的过程,对于技术、环境、组织等问题都有了更为深层的思考与历练。通过此次艺术实践活动,学生们在面对自己参与完成的作品时自然会更多的思考人与环境、人与人以及人与历史的问题。作品本身也试图引发观者的思考,从而唤起人性的温暖。

 


(艺术设计学院 焦继斌/供稿)

温馨提示:及时获取欧亚的各类资讯,您还可以关注:新浪微博@西安欧亚学院       
西安欧亚学院官方微信(账号:ouxiaoya123、eurasia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