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产学合作】走出去 请进来 才能共赢未来——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大力促进产学合作水平提升
2013.08.08

(图一)我校院长胡建波教授与博思格集团全球总裁Paul O'Malley互赠礼品

(图二)第二期“青年详图工程师”项目入选学生签订就业协议

(图三)建筑工程学院--广联达校企合作“技术服务工程师”项目宣讲会现场

(图四)建筑工程学院与陕西万隆集团校企合作洽谈会现场

(图五)建筑工程学院冯革侠助理、王群老师与杭州铁藤建设公司南华隧道潘经理交流施工流程

(图六)建筑工程学院领导参观参观陕西迪博测绘有限公司数字制图室

 

半年来,我校建筑工程学院紧密围绕学校“国际化、应用型、新体验”的战略思想和“四四二”战略目标,开拓市场、产学合作。学院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培养优秀的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使命,把力推产学合作当成提升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有力保障。在学校领导、各部门的齐心协作下,建筑工程学院上半年产学合作成绩给力、效果显著。

建筑工程学院先后与杭州铁藤、陕西迪博测绘、昊维项目管理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为学生见习、实习搭建平台和提供帮助,促进学生参与实习实践环节的规模和质量;与博思格•巴特勒集团继续开展“青年详图工程师”项目,扩大培养范围,提升合作层次,与广联达集团联合开展“技术服务工程师”项目,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支持人才;与陕西万隆金剑造价工程师事务所共建工程造价工作室(试运行),积极推动专业建设与行业市场的密切协作,把专业建设和产学合作紧密结合,坚持走产学合作发展道路,走出去,请进来,实现校企共赢。

一、以搭建实习实践基地为基础,继续扩大实践教学范围和规模,利用企业环境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月中旬,建筑工程学院冯革侠助理一行赴四川、重庆等地就与杭州铁藤公司建立“四川实习实训基地”等相关事宜与公司方达成意见,并考察了玉龙山隧道、华蓥山隧道、南华隧道等在建项目;五月,我院又先后赴迪博测绘、昊维管理等公司进行考察走访,与企业达成定期实习、业务分派实习、接收青年教师挂职锻炼等合作内容协商洽谈。经过多次考察,我院先后输送50余名学生赴企业一线实习,了解技术要求、感受企业文化、丰富实践阅历、开拓专业视野,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二、以校企联合培养为保障,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学院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链接”。产学合作虽以搭建实习基地为基础,但要突破实习、实训层面,增强应用型、内涵式发展,把行业、企业合作看成办学的基础,根据行业需求进行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协同发展。我院与博思格•巴特勒集团联合开展“青年详图工程师”项目已进行了两期,共培养详图工程师17人,根据项目需求已将《钢结构》《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制图》等课程以培养优秀“青年详图工程师”为目标,进行了优化改革和调整,以实践助推理论教学效果。同时,学院加强和完善了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专人负责、邀请博思格巴特勒集团专家对“详图工程师”项目入围学生毕业设计进行跟踪指导,安排专场答辩会,组织学生观摩,答辩形式新颖,效果好。

6月份,我院与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技术服务工程师”项目,该项目从2010级工程管理专业中选取学生培养,旨在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咨询人员。学生进入企业后将按照企业要求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学分置换校内课程学分,学生提前一年介入实践,学生获得比非项目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第一期项目经过多轮测试共6名学生入围该项目培养,他们将经过6个月的专业技能培训与带薪实习,期满即可获得广联达工作机会。

三、以校企共建工作室为支撑,以“提高技术能力、参与造价项目、构建校企桥梁、提高专业影响力”为目的,借助企业优势和资源,积极推动专业建设与行业市场的密切协作,为学生提供造价实战机会,为企业提供优秀的造价技术管理人才做准备。

我院工程造价工作室已运行了3个月,通过筛选,确定10名优秀的工程管理2012级学生为工作室主体。工作室教师按计划辅导学生,并送部分学生参加广联达公司软件培训,学生课余时间在工作室进行实战演练,学生掌握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对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6月份,工程造价工作室与陕西万隆金剑造价工程师事务所洽谈合作共建事宜。强化双方联系,事务所为工作室提供行业指导、实习基地及实际工程项目,工作室为事务所提供实习学生及优秀毕业生等,双方就深度共建工作室等事宜也初步达成意向。

经过学院半年来的一致努力,学院产学合作成绩突出,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难免遇到一些问题:

一、安全施工与法律责任影响合作关系开展。建筑行业有别于其他行业,学生实习、实践直接参与到一线岗位,比如施工、安全管理、监理等,学校与企业就学生的保险、安全等问题将承受巨大压力,为学生增强实践能力锻炼及校企合作提升增加了阻力。

二、受建筑行业特点影响,施工合作企业稳定性有待加强,为学生实习、实践提出更多要求。原合作企业因为施工项目时间有限,长则几年短则几个月,企业或项目部将“班师”其他地方,为继续合作增加了不确定性。

半年来,我院积极突破建立实习实践地基等初级合作模式,开展校企联合培训、校企共建工作室等更深层次合作,以产学合作关系为纽带,借助企业优势,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学院与企业合作,在产学合作上实现 “双赢”。

 

(建筑工程学院  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