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新生军训】新体验的改革尝试——暨我校2013级新生军训改革纪实
2013.09.21

(图一)胡院长查看宿舍内务卫生

(图二)消防紧急疏散演习开始

(图三)在演习中输送伤员

(图四)军训总结汇报大会开始

(图五)自救互救技能展示

(图六)胡院长作大会致辞

 

我校为期14天的2013级新生军训于9月20日圆满落下帷幕,来自西安通信学院的教官们和我校各级领导、老师,与获得军训结业的5986名新生共同分享了军训的成功与喜悦。此次军训汇报总结大会一改老面孔,以宿舍内务参观、消防疏散演习和自救互救技能演示为汇报主体,让学校各级领导、老师切身实地地感受到军训学习的成果。本次军训带给大家的惊喜,就是相比于往年在内容上更加实用,结构上更加多元,理念上更充满欧亚的气息。

由形式化向实用性的内容转变。不论是横向看全国高校的军训,还是纵向看学校历年的军训,基本都是以站军姿、踢正步、练队列为主要训练内容。这些科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纪律意识和服从意识,但在和平年代,显然对学生们日后的学习、生活价值极为有限。如何提高14天军训的实用性,成为此次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不增加原有军训时间、保证必要军训内容的基础上,我校今年的军训科目增加了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和紧急灾害情况应对两方面的课题:日常生活技能方面包括团体心理训练、宿舍内务整理、自救互救技能;紧急灾害情况应对包括(地震)紧急疏散演习和(消防)紧急疏散演习。这些训练科目在演练前做了大量科学细致的方案策划,期间又不断完善细化。从最后的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来看,新增科目不仅有益于将军训效果在新生今后生活中有效的延续,而且有益于提高学生防灾意识和减灾能力。

由单一性向多元化的结构转变。以往的军训,基本都是以统一、规范、要求为主的单一刻板的训练模式,高校学生有别与士兵,过于单调的学习方式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造成学生的抵触。因此,今年军训改革重点之二在于丰富军训期间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今年军训一方面设计了以被动规范为主的军事技能训练、内务条例学习,同时设计了以主动体验为主的消防演习、安全救治、团体心理训练等科目,并在课余时间增加了让学生表达自身独特性和独立性的趣味运动会和新生达人秀。这样的安排,让每个参与军训的新生都能带着好奇与兴趣开始,满载知识与能力结束。

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转变。我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今年军训改革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以往的军训是以教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在不少于14天的军训时间里,基本都是教官在“命令”,学生在“服从”,反反复复的拉练。对此,本次军训改革重点之三在于重建军训理念,在教官、学生、辅导员三者之间建立一个新的“教与学”关系,强化学生与教官、学生与辅导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强调对学生有价值的训练科目,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实践能力。这一点在各个科目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在演习中,同学们面对紧急突发灾害情况,能够冷静应对,有序疏散,彼此合作;在自救互救表演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科学施救。在趣味运动会中,也极好地体现了同学们的协作意识和集体意识。

“希望我们的这次军训改革,既符合青年人的成长特点,又会让同学们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我们所做的这些尝试,就是我们欧亚人的‘以学生为中心,为大家提供不一样的全新体验’的具体体现。”我校院长胡建波在2013级新生军训成果汇报大会上的讲话,令人振奋,也很好的阐释了此次军训改革的真正意义。欧亚不断尝试,不断努力为同学们提供一切可能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带给大家国际化的视野,最终同学们将学会如何思考,如何规划人生,有信心、有能力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学生工作处 雷方超/供稿 宣传部 姚川予、张秦晋/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