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校友来信】光阴的故事——记我的大学辅导员李海清老师
2013.09.27

 

春天的花开,夏天的蝉声,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清凉寺的钟声,四季轮回的歌。一幕幕,一曲曲雕刻着光阴的故事。

印象

到那流年的歌曲,看看那褪色的照片,不由的想起了他。在我那绚丽的大学生活中,发现每一个重要的转折,每一个幸福的记忆,都有他的出现。对于这样重要的人,我的语言应该多用几个排比,多用几个感叹,多用几个感谢。或许这种感情应该更加含蓄,更加深沉,更加小心翼翼。直至我提笔这一刻才发现,无需如此复杂的堆砌辞藻,无需层层的升华情感,一切真实或许是我对他最崇高的敬意。

大学是一个崭新的篇章,如同一幕宏大的交响乐,曲调时而婉转,时而悠扬。而指挥它的便是我的大学辅导员“李海清”老师。

他是一个体格还算高大威猛的人,头上顶着稀疏的头发,说明他很聪明;浅浅的笑容总能一年四季和谐的留在他的脸上,浑厚而悠长的嗓音总能让我在喧嚣和嘈杂中准确地判断他的方位。第一次见面,他给我和蔼可亲的长者印象。

一次偶尔的机会得知李老师曾经是一名光荣的空军飞行员,这就不难理解他走路时为什么总是那么雄赳赳,气昂昂,做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军人的气质至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生活和工作之中。这一刻他给我英姿飒爽的军人印象。

“无为而无不为”这是老子的哲学思想。在班级管理中,他似乎也在遵循着这种思想。班级工作放手让班级干部去做,支持鼓励学生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而他则是在幕后引导和教育大家如何“会走路、走好路、快走路”,让学生拥有主观能动性和对事物探索的积极性。于是,他留给我睿智博学的智者印象。

时光的印记

打开相册,翻看着那些过往的记忆,重新回味大学的生活,有一种酸楚、留恋、温馨的感觉。
酸楚。毕业后,我离开了熟悉的校园、熟悉的教室、熟悉的老师,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让人猝不及防。我们来不及走遍美丽的校园,来不及再上课听讲,也来不及听老师的敦敦教诲。我们就背起了行囊,以时不我待之势冲出学校,走向社会。临别前,我看着李老师渐行渐远的身影,脑海中闪过朱自清先生文章《背影》的场景,心中扬起层层涟漪,泛起碧波荡漾。

留恋。留恋这美丽而又安逸的大学,留恋当自己遇到困难时,有李老师在身边悉心教导的日子。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一张表格,由于时间紧张,一时间无法完成,李老师见状,主动帮助我将表格设计完成,并且教会了我如何制作复杂的电子表格。当工作完成后,时间已经过了晚上10点。在此,我想真诚地向李老师道一声“谢谢”。

温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次八月十五中秋佳节,都似乎赶上了新生军训,这不仅成为了新生的独家记忆,也让作为辅导员的李老师不知有多少个中秋不能和家人团聚,但却多了很多个陪伴在我们身旁的日日夜夜。这让我们每一张成长的相片,都有一张熟悉的笑脸;每一个坚毅的步伐背后,都有一个高大的身影。

李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谱写着一曲光阴的故事,这一曲只有开始,不会落幕。人生各不同,有你就有色彩。  

 

(物流贸易学院 周亚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