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校友来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记我的大学辅导员王自成
2013.10.15

(图一) 课余时间王老师和班干部一起商议班级事项

(图二)闲暇时光听王老师讲述军旅生涯的故事

 

时光如同过山车,一圈转过就是一个新的轮回。转眼间我从母校——西安欧亚学院毕业已两年多了。教过我的老师有三十多位,但接触最多、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造价0803班的辅导员——王自成。

王老师除了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常行为养成、处理突发事件、职业生涯指导等工作之外,还肩负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班级党团组织建设与奖助学金等工作。可以说除了上课的45分钟,我们无时无刻不需要着他。如此繁琐而杂乱的学生事务,他却得心应手,处理的井井有条。

他工作认真、敢管敢干,讲究效率、雷厉风行的作风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这位出身部队的辅导员独特的带班风格;生活中的他却和蔼可亲、心细如织。有一天同班党超龙同学上课没精打采,眼圈红润,王老师观察到他状态不对,下课后及时找他谈心,才得知其父亲遭遇车祸受伤(后抢救无效去世)。王老师积极安慰他及家人并带头捐款,党超龙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度过了难关,克服感情和经济上的困难,并在王老师的持续关心下顺利完成了学业。

大学生活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每周日晚7点的班会。回忆起那时班会的情景:一周以来的班级情况总结,下一周学院和班级的工作安排,主题班会,团学活动等。三年间上百次的班会他都准时到场,也从未耽误过一次。好几次他都是带病坚持,4个班站两个小时,有时声音嘶哑,满头大汗……这一切,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就这样,王老师那熟悉的身影陪伴我们从大一走到大三,每周日晚的固定约会让我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毕业后我踏入了职场,从基层的技术人员开始工作,除了所学建筑专业知识之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王老师言传身教给我的——对待工作坚持如一的作风。坚持做好本职工作,成为我的工作座右铭。

王老师还经常来到宿舍和我们拉家常,嘘寒问暖,力争掌握每一位同学的身体、思想变化情况;他坚持每天到教室查看到课情况,在他的监督下我们养成了按时上下课的习惯,改掉了赖床等许多陋习;王老师每天都会确认我们是否都安好,这俨然已经成为他最关心的一件事情。如果遇到有哪位同学生病了,他会比谁都着急。看到他忙上忙下的场景,有时候我们会感觉他像极了在遥远家乡的老父亲——那个话不多却永远默默关心你的人。

他执着的爱温暖了我们的心。因为有他的爱,我们心中也充满了爱,班级氛围融洽是最好的例证。工作中的我对待同事热情热心,每一位同事有困难时都及时关心帮助,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我的工作晋升提供了不小的帮助。而这要感谢王老师榜样的力量。

总之,王老师和我们朝夕相处的三年,对我们的政治信念、价值取向、道德风尚等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他不断发掘我们学习的潜力、倾心把我们培养成材,他在我们思想教育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韧意志力,对工作全身心的投入、不厌其烦的说教、坚信我们能成材的信念,使我们真心地感动,对我们的意志强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价值,从而增强了我们在工作中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并把这种对意志力的心灵体验内化为自己谋求和发展不可摧折的追求,进而坚定走向人生的职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2004年进入欧亚学院工作至今,王老师已经走过了九个春秋,送走了三届毕业生。在这期间,他以优秀的工作业绩4次荣获“西安欧亚学院十佳辅导员”荣誉称号。每次获奖我们都是事后很久才知道,但他还是那个他,日复一日、脚踏实地的完成每一天的工作。毕业两年,每次工作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我都会想起这位令人尊敬、敬佩的人生导师,和他在电话里小聊一会便会让我心情顿感愉悦。在此,衷心感谢母校对我的三年培养教育,更庆幸有如此良师陪伴我的人生成长之路。感谢母校!祝福王老师!

(建筑工程学院 南文龙(校友)/供稿 徐缤荣/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