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履行中国一句名言,即对受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辅导员是高校教育者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工作职责包括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对未步入社会的学生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方法和养成。而这就要求教育者以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解除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做事、做人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铺桥引路,使学生在校期间不但知识收获大,学习能力提高快,而且身心等方面综合素质得到增强。在此,我结合自己几年的工作实践,对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浅谈自己的感受。
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对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首先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他们热爱班级,搞好团结,要求学生在学习上积极进取,并加以督促。因此,我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成为学生愿和我掏心窝的好朋友。
作为一名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二百余名学生的管理与教育工作,真正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责任和使命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其工作不但关系学生在校的学习与成长,也关系到今后的成才与成人,他们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影响最深的老师,是学校诸多教育者中最重要的教育者之一,他们的工作责任重大而神圣。
班风建设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要养成良好的班风,就离不开教育。我利用班会、课外活动、晚上等时间通过讨论,个别沟通谈话等不同形式,联系身边同学的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怎样做事、做人的教育,使学生分清是非,明白事理。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还要抓住机会,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了解农村贫困学生求学的艰辛,通过“感恩的心”“我们是一家”“为梦想插上翅膀”“心理健康教育”“守时—诚信”等班级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认识到自己学习环境的优越,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帮助他们对如何做人有了明确的认识。一系列工作使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个人自由与学校纪律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个人习惯与他人习惯的关系,使同学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人人都能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从集体的角度审视问题。
辅导员应当成为学生的良师和益友。良师就是坚持言传身教,努力做学生的楷模。一个辅导员如果没有威信,工作只能事半功倍,很难搞好班级工作,而辅导员的威信来自于他的人格力量。有人问怎样能做好一名辅导员,我认为一是责任、二是爱心、三是廉洁、四是公正。几年来我信奉着心中这八个字——“爱岗敬业、洁身自律、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作千头万绪,身心都有很大的压力,但看到所带学生走上社会成才成人、工资晋升、职位晋升后联系的电话、短信——“老师,我们都很想你!我们的现在成功离不开您当年的教诲”、“我们是您的祝福,您是我们的幸福”,作为辅导员我感到无比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