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做好辅导员工作,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外,还必须讲究工作方法。十多年的摸爬滚打,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 从爱出发,坚持正面教育
辅导员对学生的“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从父母对子女的爱护、亲朋挚友之间的友爱、党和社会对青年的无限关爱出发,将“三爱”融为一体,爱在心上,体现在各种教育引导活动的全过程中。辅导员必须强化“以学生为本、学生至上”的观念,牢固树立“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观点,用父母之心,兄弟之情,师生之爱去呵护学生,用一团火热的心去温暖学生,使辅导员成为一块磁铁将学生吸引和凝聚在自己的周围。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不能简单归结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他们既有慈如父母,铁如弟兄的亲情,又有严如兄长、敬为师父的师生情谊,关系非常为妙。为此,辅导员不能把该工作看作自己的一份职业,处处以规章制度办事,事事用制度压人,让学生总感觉自己是个弱势小群体,从而对学校制度产生憎恨和逆反心理,对辅导员避而远之。如果我们把学生当作同事来共事,当作朋友来交往,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引导,那么辅导员工作的职业性将渐渐淡化,而人性化的一面将凸显出来,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把辅导员当作知心朋友来倾诉,当作慈父寻求保护,辅导员不仅能得到学生的敬,而且也赢得了学生的爱。
辅导员要坚持“三教育”,一是坚持耐心平和的说服教育,即通过耐心细致、深情入微、情理交融的思想沟通和教育,帮助学生解除困惑、明辨别是非,提高政治素质;二是坚持表扬为主的鼓励教育,即通过表扬优点,肯定进步,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因素,扬长避短,促进自我教育,提高思想品德素养。在每周班会、学期总结会及平常个别谈心时,辅导员要以表扬好人好事或指出优点为主,激励进步,形成积极向上、努力完善自我的良好氛围;三是坚持学先进、树标杆的激励教育,即通过开展“比学赶帮”活动、或邀请事业上已小有成就的学长们回校现身说法,激励学生以英模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刻苦攻读,艰苦奋斗,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同时,辅导员在处理问题时,要注意公平、公正、公开。一是防止“偏爱”,即辅导员对班上一部分学生,如班干部、学习优秀生等,关心多、接触多、表扬多,而对其他同学关心少,接触少,甚至漠不关心的现象。“偏爱”常会引起部分学生在心里上不平衡,会使被“偏爱”的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会导致辅导员难以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甚至会使“偏爱”变成“偏见”,以影响辅导员与部分学生的关系,影响班上同学间的团结,使辅导员工作难以开展,因此,要爱而不偏;二是防止“宠爱”,即辅导员对班上的一部分学生或个别学生的过分的“爱”,这会导致比“偏爱”更不良的后果,即影响师生关系,更害了被“宠爱”的学生,因此,应爱而不宠。
二、 从导展开,坚持疏导教育
辅导员对班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要在“导”字上下功夫,要善于从政治上引导、思想上疏导、学习和生活上的具体指导来开展帮助和教育活动,并将“三导”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鉴定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自立自强,学好专业本领,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共处,努力现身祖国建设事业。辅导员在“导”中要坚持“三原则”,一是坚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因势利导的原则。辅导员开展工作时要结合本班实际,从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出发,区别对待,采取不同方法,因人而异,有的放矢。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开展教育工作。同时要区别不同情况,因势利导,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同学之间能正确对待,相互谅解,既不影响学习,还能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二是坚持以理服人、疏而不堵的原则。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坚持讲道理,讲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讲办事原则、人生哲理和做人道理,以理服人,而不要以势压人、拿管理卡人,从而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三是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辅导员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相处,交知心朋友,这样辅导员就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就会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毫无保留地向老师倾诉,如此心灵的沟通自然会有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另外,在进行疏导教育中要注意“两防止”,一是防止急躁情绪。特别是对个别后进生的帮组教育,要认真分析、冷静对待、耐心教育,允许有反复,要持之以恒的进行教育引导;二是防止模棱两可。对大是大非问题、不良现象、有争议问题或一些意外事件,在疏导教育中要旗帜鲜明的表明态度,明辨是非,正确评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绝不让步。
三、 从“严”入手,严格管理教育
辅导员在对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严”是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的负责,是对学生更深层次的爱,是真正的爱。严格管理教育要从严格学习目标要求、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严格区分是非原则,严肃对待学生的处分问题等“四严”入手,开展各项教育引导活动,并努力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理、严中有爱、严中有情,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如对考试作弊现象,除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外,要坚决给予纪律处分;对在教室内抽烟等现象,对学习应付、不求上进、经常迟到早退的现象,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增强纪律观念,激发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奋发向上,立志成才。同时,辅导员应树立新的管理理念,要转变和更新“三个观念”,一是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增强服务观念;二是由被管理向自我管理转变,增强自我管理观念;三是由单纯的制度管理向创造自觉遵纪守规的软管理转变,增强和谐的育人与自育观念,从而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另外,在严格管理教育中要注意“两个防止,”一是防止严而过死,即严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的不同作具体分析,不能机械地、简单地处理问题,要严的恰当,严而有度,否则会适得其反;二是防止严而不实,即严要有针对性,要扎扎实实,提出的要求应具体可行,而不应是空洞的说教,否则会严而无果。
四、 从“感”深入,注重身教言带
有的时候,身教要胜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更加强大。辅导员的言谈举止都在向学生传递着教育的信息,实施着教育影响。因此,辅导员要以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来感召学生爱国、立志、奋进;以自己忠诚教育和敬业的精神感悟学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刻苦攻读,献身社会;以自己追求科学、严谨治学的学风来感染学生热爱科学、学好专业、服务社会;以自己忠厚诚信、为人师表的高尚人格来感化学生诚实守信,奉献社会,做“四有”新人。通过“四感”进行潜移默化地深层教育,并努力使之内化。达到如此的教育目标,辅导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严于律己,时时处处注重身体力行,为人师表。辅导员是班级的领头雁,起模范带头作用,必须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在学习、劳动、实践等方面自觉与学生融为一体,经常深入到教室、宿舍与同学们打成一片,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引导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做给学生看,带着学生干。
总的来说,一个班级是否团结友爱,奋进有为,是否有凝聚力、战斗力,与辅导员为人的态度、处世原则有着直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