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他们的欢乐时光。有的学生选择了旅游放松,有的学生选择了学习充电,而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这么几个学生,他们选择了去政府见习,各自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
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
欧亚艺术团执行团长 刘鹏
(图一)刘鹏在省政府见习,与同事交流(右2)
今年暑假,我经过学校面试,有幸与来自全省40所高校共150名大学生来到省政府机关见习。参加工作之前,我对省政府机关部门充满了好奇:他们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宽阔的办公室?是不是省政府的公务员也是一份报纸看一天?是不是每天都有人请吃请喝?他们每天是怎么工作的?
带着这些好奇与疑问,7月15日,我们敲开了省政府的大门,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见习。我和同行的宋星辉等四名同学被分配到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在厅里我们又被分到不同的处室,而我被分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处(简称总量处)。
零距离参与政府机关工作,一方面使我更早的接触工作、接触社会,开阔视野,提升自己;另外也使我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我要用我的所闻所见,告诉我周围的人,到底政府是怎样办公,怎样工作,怎样发挥自己的职能为老百姓办事的。
在这一个月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公务员的辛苦:上班时间不是朝九晚五而是朝八晚六;每天的工作包括写文件、算数据、核算地方污染物减排工作完成情况,提出整改意见,解答地方政策上的疑问,接见企业环保方面的负责人,了解企业减排任务完成情况等等。处里的工作很忙,同事们在上班期间没有多少轻松的时间,中午休息时也是电话铃声不断。有时下班后,同事们还在辛苦地加班!
通过见习,总量处的同事们高效的办公素养,改变了我对政府公职人员的认识——每天都有企业的负责同志来咨询各项相关政策,办理相关手续。面对工作,他们不厌其烦、谦虚谨慎的态度,真正体现了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公仆精神。
结缘铜川
原校学生会常委会秘书长 李生钊
(图二)李生钊在铜川市团委工作会上(右1)
5月13日,铜川团市委王书记的一条微博消息深深地吸引了我。“2013年暑假,铜川市政府面向全国普通高校,招募大学生到政府机关参观见习”。对于铜川,我了解的并不多,但这个暑假的见习却让我一生难忘。
一开始,团市委成立了见习大学生临时党团支部,将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凝聚在一起,以便我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QQ群、微博话题、还有每天一期微信,带我们了解铜川,融入铜川,给我们提供了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为了充实见习生活,团市委还成立了青年梦想艺术团,引导我们参与市上的中心工作,深入基层开展文化活动。
每周末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良多。铜川市政府组织的“耀瓷之旅,走进铜川”主题教育活动,传达了耀州窑瓷器的精美和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彰显了铜川人那如千年不灭的炉火的精神。随后,团市委组织开展的“红色照金,人文玉华”主题党团日活动,带我们瞻仰了革命圣地照金,重温了入党誓词,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洗礼,让我们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建国伟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最后,在“提速发展,加快转型”主题活动中,我们参观了宜君油田和董家河工业园区,铜川快速发展的经济,以及其转型后不可小觑的未来震撼了我。
回忆见习,有与同学们相处的欢乐,有与办公室老师一起加班的紧张,有被领导表扬的喜悦,也有自己蜕变历练身心的疼痛。见习的核心是学习行政运行的规则和规矩,我们要不断培养自己面对问题时冷静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努力做一个会思维、敢担当、有抱负的时代新青年。下面是我的几点感触:
1、在工作筹划中,要加强沟通,确认目标。接到任务要认真与领导确认其想要的结果,及时反馈。这样就不会辛苦多日最后却跟领导要的结果出现离题万里的情况。
2、在工作中,要做到着手细处,谋划全局。我们是具体的工作人员,从开始到结束,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考虑周全,包括可能发生的意外因素,都必须有充分的应急预案,在紧急情况下还要有果断处理、敢于担当的勇气;在想问题、看问题时,要站在领导的高度上去看、去思考,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3、在工作结束后,要善于总结,积极反思,不断提炼工作技巧和方法,才能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取得成长和进步。
不约而同,相聚铜川。一个月的时光如箭飞逝,与全国各地的见习同学朝夕相处的日子也终于结束,心中纵有万般不舍,我们还是要回到校园继续学习。我们会如郭市长所期许的: “一月铜川人,一生铜川情”,不管走到哪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与铜川的这段美丽的邂逅。让我们带着梦想上路,期待与铜川下一次的结缘!
我眼中的政府
原会计学院学生会主席 袁野
(图三)袁野在省政府见习与同事合影
今年暑期,我很荣幸成为了学校第一批赴省政府见习的大学生。说到见习可能每个人都会在大学中有过这样或者那样的经历。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获得在财政厅见习的机会。政府机关对于我们这样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严肃而又神秘的,然而这次机会,却让我认识了一个与之前想象中截然不同的财政厅。
实习之初,我被告知分配到财政厅办公室。第一周工作,我主要负责一些日常办公耗材的登记,固定资产的管理,薪酬的发放等。通过工作,我逐渐从从学生转变成一位准公务员,将在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实际工作中。期间,我得到了财务室各位前辈们的教导,他们忙碌的工作状态纠正了社会对政府机关“工作很闲”的印象:所有的财务流程都已经实现了办公无纸化,一份需要报销的票据,会经过层层审查,一件办公用品的更换,更是要经过专业的评估。高效、紧张的办公氛围也促使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指导老师和办公室人员学习,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
第二周,办公室周主任将我调到了档案室。如果说第一周在财务室工作是我对准公务员的熟悉阶段,那么在档案室工作则让我真正了解并对政府部门有了新的定位和认知。
在档案室工作期间,我共整理了2005年至2012年的所有会计凭证共2643本,整理基建档案109份。正因为这个机会,我通过熟悉相关资料而加深了对政府的认识:自2005年至今,政府的财政拨款逐年向民生倾斜,设立了诸多专户;当陕西省受到自然灾害时,政府在第一时间及时划拨出款项进行救灾;三公消费逐年下降,办公物品均由政府采购;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政府内部更是勒紧了裤腰带,一扣再扣,纸张必须正反两面打印……这一切的一切,无疑使我对政府机关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公务员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大老爷,反之,他们和人民群众一样,都是普通的老百姓,甚至干着比别人多的工作,拿着比别人少的薪水,还饱受社会的误解。
公务员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或许代表着一份体面,轻松而又高薪的职业,迈入财政厅大门前,我与大多数人的思维都是一样的,但是一月过后,回想起当初自己的这种认识,不经莞尔一笑。见习期间,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多的是对于社会、对于学校、对于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收获了一份喜悦、一份感动、一份感恩。
这个暑期,让我学会了成长,收获了能力,使我在未来面对社会的优胜劣汰时有了更大的把握,感谢欧亚,由此开始,随处可往。
后记:
不论是学习还是打工,青春是短暂的也是美好的,所以我们的学生在寒暑期应该有意识地多接触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处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以后进入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关链接:
人民日报:陕西省政府来了见习生:http://www.snedu.gov.cn/jynews/mtsj/201308/14/36246.html
(学生工作处 学生社团活动中心 余斐虎/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