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世梁,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01级EMBA班学员。陕西西美机械设备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于1986年开始担任陕西省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其后,公司年出口创汇额从1998年的8200余万美元上升至2004年的2亿美元,连续多年保持了陕西省外贸进出口额第一的位置。戚总曾先后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EMBA)学位及比利时联合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DBA)学位。
戚老师也是我校物流贸易学院特聘教授、专家委员会委员,在欧亚执教一年来授课方式深得学生好评和爱戴。2013年12月26号,在8号联体教学楼309室,戚老师接受了欧亚报的采访,以下是访谈实录:
记:戚老师您好,我是欧亚报的学生记者,欢迎您今天来到这里接受我的采访。我们知道您是一个企业老总,可以说完全是一个商人,是怎样的一个契机让您来到欧亚学院,成为我们的教授?
戚: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可以先介绍一下我以前做的事情。我是85年从大学毕业以后进到一家外贸公司。(这家)外贸公司在90年代中叶曾经是我们陕西省最大的外贸公司,但是我们是一家纯外贸公司,没有产业,没有实业。进入到2000年以后,随着我们国家的外贸变化,不断演进,我们这种所谓完全的贸易性的外贸公司就受到很多影响。越来越多的外贸(公司)是由生产性的企业自己经营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经营就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在以前为了追求外贸的纯粹发展,积累了一些历史问题。所以进入到2001年以后,我们企业业务慢慢就停止了。实际上,这对我来说一方面我有一块时间闲出来,另一方面毕竟做了30年的外贸业务,我也很想把我以前成功的(例子)也好,失败的(例子)也好,能和年轻的学子来分享,也希望现在的年轻学子能够更好地走入工作岗位。在这个条件下,我和你们的校长也是校友,我和胡院长提出了一个请求,能不能到学校来带学生,胡院长对我的要求也比较认可,所以给了我一个机会,说到学校来带国际贸易班的学生。在这个情况下,我来带了一堂课,从今年年初开始到现在正好是两个学期,两届学生。这样也是从一种尝试到满足我个人愿望,(所以)才开始进入(欧亚)来做教学工作。
记:您怎么理解教育行业?
戚:我本人是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我父母是大学老师,我爱人也是,我女儿也是从交大出来的,那么从这点上我也时时刻刻和教育连在一起,因为我们公司原来每年都是要招新生,所以对我们学生的情况应该是有了解的。这些年来,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大学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学生也在增加,但是学生的实用性不见得在增加。换句话说,我们培养那么多的学生出来,可能和实践的要求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也是希望到学校来,通过我个人的努力,能够在实践中给真实的企业需求和现在的学校之间搭一个桥梁,能够接近一些,不要越走越远。就是希望把我们学生培养的更加符合现在企业的需求,这也和我们学校实践性,实用性相联合。胡院长也很赞同我这种尝试,我希望通过我把实践更多的带到学校教育里面来,能够对我们学生的成长提供一点帮助,这就是我对现在(教育)的看法。
记 您在这一年从事教育的经历中,遇到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您是如何平衡和解决这些问题的?
戚:其实呢,在学校开始教书以后,我的困惑还是挺多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是从企业出来的,我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同时也知道对同学来说走入职场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基础知识。从这点上说,可能是现在的同学们比较不清楚的。怎么说这句话,我给同学们设计了很多的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当中就发现,由于我们同学们上的很多课程是理论性更强一点的,这些理论性更强的课程会把我们的同学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呢?就是站得高,看得远,但是不落地。不落地的意思是我们做出来的营销方案,我说“你们一个个都是李克强,都是胡锦涛,温家宝,而不是一个企业的部门经理,哪怕一个员工呢”。比如说,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我们作为一个学生,一个未来要走入职场的人,不是去说人民币不能升值,升值以后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而是说人民币升值了你该怎么办,人民币升值以后你怎么才能活下去,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而不是说我们去探讨国家层面上人民币不能升值的这个问题。希望通过我和同学们交流,能把同学们的眼头拉回来,拉到你能做的事情,你该干的事情,而不要去看太高层面上的事情。
所以说第一,我做了很多的工作是把同学们从理论和很高的层次往下拽,让他和地气相接,另外一个方面,我发现很多同学有很多的想法,现在的同学有很多(性格)开朗,但是你要到一个企业去就业的时候,很可能你外在的一些事情也很重要。很多同学曾经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比如说要考很多专业的证,就跟驾照一样,这个驾照,这个报关员证,什么外销员,到底这个证该不该去考?要花两千块、三千块去考这个证,宣传上说,如果你没有这个证,你就会落后于别人等等。那么我给同学们的建议就是说,这些证反而是次要的,可能作为你,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你的形象,你的谈吐,你的外在,是给人的一个初步印象。如果你不能够锻炼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有一个让人一看就很信任的谈吐,直到你有这个底气的谈吐,你可能连门都进不了。我甚至说的更过分一点,如果你家里不在乎两千块钱,你也有这个想法去读,没问题,去读这些证;但是如果说你想靠读了这个证找到一个好的岗位,可能期盼就过高了,甚至说你用这两千块钱,我宁愿希望你花一千块钱买身好点的衣服,再花一千块钱去听听讲座,提高自己的情操,这个可以从你的脸上反映出来。那么我个人也希望我们的同学认识到,不光是学到书本上的东西,你的气质,你的形象都很重要,这个是要全面发展的。
记:我们听许多同学的评价,说您上课有意思,特别喜欢您上课,您觉得您的课最吸引他们的是什么?
戚:我感觉同学们可能会比较喜欢上我的课,是因为我的课不太那么呆板的去讲那些知识,我不会写一大堆板书。比如说,什么样的一个同学是好同学,第一,要衣着端正;第二,要五讲四美三热爱,我不会这样去讲,我会讲故事,讲实际的案例来引出这些知识点,这些同学就很乐意跟着你的思路走,相当于从实际例子出发,从案子(例子)引出这个原理,然后由同学们自己来写出这个东西的要点在哪,这样的话同学们就有参与意识,就(觉得)这个事情原来是这么简单。原因一样的,一个法律的出现,一个管理的出现一定是由源头的。不会是个很奇怪的东西,这样反而对同学有更深刻的印象,所以这种教育方法可能就是俗称的案例式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应用到启发学生自己来想问题,而不是灌输给他们。所以说上我的课你就会发现黑板上没有写多少板书,我的PPT也不会去念,但是让同学们自己想到这些问题,那么这样的话学生兴趣也起来了,他的知识掌握的也更深刻了,这是我的一种体验。
记:您觉得这一次的转身带给您个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戚:是这样,我前面30年是做贸易,做一个商人,30年下来不能说身心俱疲,但是有很多以前的压力,以前的经验,以前的教训。在这个情况下,现在我能跳出这个行业,给学生(上课),我首先很享受,因为成天和一群年轻的、活泼的学生在一起。而且现在的学生和以前我们做学生的时候是不一样的,现在的学生开朗、活泼,有想法,不害怕老师,他愿意和老师争论,来谈一些事情。这样的过程我觉得我很享受,我也年轻了许多。另外,我觉得现在的同学其实都是很有想法,也很有朝气的,和这些同学在一起,如果能用我以前的经验,给他们一些启发,我觉得他们今后碰到问题有更多解决问题的想法,这也是我对他们的一种贡献。这两者结合,我觉得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虽然说给同学们代课实际上是很辛苦的,而且越要和同学们去交流,用这种方式教学其实是越累的,但是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记:老师,您从事的行业和教授的课程都是国际贸易相关,您对国贸这个专业有什么看法吗?
戚:现在的国贸和传统的国贸不是一个概念的事情了。传统的国贸可能同学们进来会想着国贸是什么,国贸是坐在那里和人家谈判,坐在那里做做文字工作,其实不是了。现在的国贸应该说更多的是和生产企业相连,跟走出去相连。我现在要求学生要有这个想法,你自己能不能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去开拓市场,你自己有没有能力从产品开始,向外面介绍这个产品,在销售这个产品的过程,你有没有这个信心。现在越往后走,不可能是一个专业的外贸人员。要么,你跟产品相连,要么你跟市场相连,这样的话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我希望学生有一个更开阔,更开朗的心态,你要结合一点实物,才能够走的好。另外一个,现在很多同学说现在外贸不好了,这个我一定要纠正一下,不是外贸不好了,是外贸的形式变了,不是向我们以前专业的外贸公司来做外贸,现在生产企业做外贸,走出去在外面做外贸,这个蛋糕是越来越大了,问题是你要能够去切这个蛋糕,你要具备这个技能,你就会过的越好,没有这个技能,你可能就会被淘汰。
所以说国贸这个专业本身是很有前途的,只不过是要求的内容和以前有不同了。在我的教学当中我经常给大家谈,你们做国贸,你们有没有这种自我的信心,我到利比亚去住三年,因为那里有更广阔的市场,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技术引过去,产品引过去,我们可以把它的东西拿回来,这个可能是我们学外贸,做外贸(的)人今后要有的素质。
记:您作为一个比较成功的企业家,您对现在大学生想要去创业有什么看法吗?
戚:对于学生的创业,其实我对这个议题和报纸上、社会上的导向意见不一致。创业本身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大家想想看,人家都做得很好的事情,你怎么去抢人家的饭碗。所以创业只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你能够比别人吃更大的苦;第二种,你有别人所没有的技能或者别人没有的创意,对吧,这两个,你反正两头选一个,这才行。问题是,你想想看,如果你去卖早点,你能够起早摸黑吗?如果你有创意,你的创意是不是真的可以带来回报,带来效益。如果这两条都不具备的话,你的创业就是失败的。我们同学当中,有没有具有特殊创意、特殊想法的人呢?一定有,但它的比例一定不是很大的。所以说创意应该是一小部分具有特别想法、特别技能、特别精神的人去做的一个事情,不是一个广大层面上的东西。从我的要求上来说,我更希望引导大家踏踏实实的去设想,去做好一个普通的员工。你把员工做好了,你有本事你再去创业。如果你不想脚踏实地去做好一个员工,你一出门就要创业,坦率的说,创业成功的机率,我相信是不大的,这是我对创业的看法。
记:最后,您对学生有什么期待?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
戚:其实对同学们,我是想说祖国的未来是你们的。在欧亚学院,其实学校给你们创造了非常好的硬件条件,也给你们创造了非常好的软件环境。虽然说不一定都尽如人意,但是其实关键都在你们自己。在某种场合下,我听到同学们给院长提问的时候,曾经提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学校来了以后,上了几次课,觉得这个课比较枯燥,所以说我们就不上了,就回宿舍去打游戏、看别的什么,请问院长,学校有什么措施能改进这些?其实这个问题是挺难回答的,但是我觉得你们胡院长回答的很好。他说,“作为一个学校的校长,我尽我的可能给你们提供更好的硬件环境,尽可能的给你们找更好的师资,但这些事情都是相对的。你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你们要学习好还是学习不好,是你们自己要尽到的一个责任。所以说学校给你创造环境,你的父母给你提供钱,但是如果你不愿意学习,你可以说你不愿意上这门课,但是你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打游戏上,打游戏不是别人能够改造你的。”所以对我们欧亚的学子,我真的想说一声,珍惜你们现在的大好时光,珍惜你4年当中的学习机会,同时你的社会实践等等这些工作,你也考虑在合适的时间段,不要为了讲究实践,课也不上了。其实我觉得,你现阶段还是把你该掌握的知识掌握好,该培养出来的气质培养好,这才是你这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最后我想对你们说,真的珍惜你现在的时间,不要到30年后后悔在欧亚的4年没有好好度过,这是我的企盼。好,谢谢大家。
(欧亚报 记者团 金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