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谢涛副院长发言
(图二)分组学员积极讨论
(图三)刘俊勇教授耐心点评
(图四)合影留念
4月29日,我校会计学院特邀分院学术顾问、中央财经大学刘俊勇教授前来我校,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天生动有趣且有效实用的“学会学习”的授课。会计学院全体专职教师、包括部分行政人员都参加培训,刘教授一天的授课所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对于学习方法的思考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参训教师的学习感悟如下:
第一、学习是教学的大纲。对学习本身意义的思考可以帮助每一位学习者、教学者理解学习任务的大致方向与结构,理解学习的意义。教师在学习的初始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老师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为什么学习,为什么会有热情学习。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们建立明确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在学习中是极其重要,它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面对什么,从而思考要如何去努力。
第二、教师需要理解并认可学生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理念,关注学生身上值得老师去学习、欣赏的地方,引导学生去做更为活跃,更为多样化的思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热情,为教师自身带来更多角度的灵感,通过各方面包括学业上的互相学习,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学习”这项工作才会变得有趣且持久。
第三、教师应扮演一种催化师的角色。催化师形象的说就是一位过程专家,催化师要具有持续的中立态度、有效地倾听技巧,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设置。对于小组讨论应该从四点上去要求学生。第一是每人都要发言,但每人只能一次发言;第二是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创意;三是要求其他成员不许质疑,不许批评,不许打断;四是注意四个关键步骤:首先小组讨论伊始催化师的发言非常重要,发言内容要注意包含议题的澄清,时间的安排;其次保证每位成员发言的自由;再次小组要集体对有效地发言做整合性筛选讨论;最后小组形成最终的观点并明确下一步行动。对于每个讨论小组,人员建议4-8人为宜,时间的安排一定要和问题的难易相对应。
此外,教师在学习初始应该帮助学生们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也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所学是对今后的工作、生活存在具体意义的。刘俊勇教授与教师们分享了他在中央财经学院征集各界企业家在市场中的实际具体问题,通过老师与学生签订合同,学生在课程规定范围内制定目标,计划他们的学习任务,并最终自我确定评价标准,和学生们商量共同完成“学习合同的签订”的学习过程,同学们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了自我学习的热情,并提早适应了市场的运作模式,老师们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新的启发,新的思考。
(会计学院 教研室 高菲/供稿 会计学院 宣传部/摄影)
温馨提示:及时获取欧亚的各类资讯,您还可以关注:新浪微博@西安欧亚学院
西安欧亚学院官方微信(账号:ouxiaoya123、eurasia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