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urasian News > Text
【应用科技大学】转变职教观念与何不食肉糜——我校校长胡建波教授在“部分本科院校如何成功向职业教育转型”研讨会上发言
2014.05.10

前不久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要将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的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实施技能型和学习型两种高考模式。同时鲁部长强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这一举措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热议。5月7日下午,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主题为《部分本科院校如何成功向职业教育转型》的研讨会。作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长,我校校长胡建波教授在研讨会上作了《转变职教观念与“何不食肉糜”》的讲话。

胡校长从为什么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学习欧洲而不是美国这一观点出发,详细阐述了他对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思考:一是民众对待技能人才的文化氛围和态度,以及对待学历文凭的态度观念是思考职业教育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升学主义”是亚洲的普遍现象,只可适应与顺势而为,打通职教,提升职教层次其实是发展职教的识时务之举,很多专家讲这个问题都是从社会对人才需求层面说问题,但是没有多关注学校层面怎么活,如果学生都没有了,就像极了晋惠帝说“何不食肉糜”;二是要借此应用型大学转型推动高考改革,高考改革不仅要改考核内容,更要改招生录取方式。可行的办法是釜底抽薪,参照日本的方式,让民办学校独立招生,改革推进的风险、阻力就少很多,成功的概率也就更大;三是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主体不一定是制造装备业,应用型高校转型应该强调涵盖社会科学,包括创意产业、以及和IT技术等相关领域;四是成立一个由著名企业家、教育家、社会人士和政府共同组建的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委员会。

同时,胡校长还建议高校发展应避免只盯着产学合作任务,还是要向国际方面的教育寻找标杆,做好自身组织的现代化转型。比如大学内部的治理方式问题,大学章程的问题,信息化问题,以及课程规划、教师发展、绩效考核等问题。

作为一所应用型的本科高校,我校从2007年起就开始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授课环境、方法与路径,深化产学研合作等,在管理体制、教学改革、师资建设等方面获得教育主管部门、业界的肯定以及社会的关注。

研讨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查建中,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麦可思数据公司创始人、总裁王伯庆,中华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余祖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俞仲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林杰,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刘枚、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职业教育领域项目官员卢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等专家还就“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驱动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造成了‘炒回锅肉’的局面、”“德国唯一的教育法律规定学生18岁以前要接受义务的职业教育”、“担忧职教转型还是以指标和项目为导向,而非市场”等议题分析了职业教育的相关问题。

相关链接:

胡校长《转变职教观念与何不食肉糜》全文: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M5MjkxMA==&mid=200211847&idx=1&sn=79af61848420ea9760ebbfe78cee4acb#rd

媒体报道:《高等教育变革时代 600所本科学校如何转型职业教育?》

http://learning.sohu.com/20140510/n399384949.shtml

 

(宣传部陈娟/供稿 张军宏/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