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我校参会代表教师合影.
(图二)我校教师和叶飞帆教授交流
(图三)参会教师会后展开讨论
12月7日至8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高校本科教学工程与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的600余名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我校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负责人李小丽、段晓华、谢晓妮、李艳、焦继斌和教务处教研发展中心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研讨会以“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为主题,总结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初步成果,对学校进一步完善修订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能够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提供了成功经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贵芹为大会作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的主题报告,绍兴文理学院院长叶飞帆、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兼元培学院院长卢晓东、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陆国栋、北京毕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陈永红等4位专家分别以“本科专业的构建与运行”“本科专业设置”“产业升级与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模式改革与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从网络辅助教学走向MOOCS”为主题做大会报告并与参会代表展开热烈讨论。
其中,陆国栋教授从独具特色的角度和方向分析现有的教育模式,提出教学改革就是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好培养模式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指出教学方法始终高于教学手段,教学改革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绍兴文理学院院长叶飞帆教授以严谨的思维逻辑、创新的理念、开阔的视野解读了本科专业的构建和运行,提出了关于学科实体化和专业去实体化,及课程、专业与学科的模型等内容,使我校教师代表们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与我校目前关于课程管理和改革的方向相关,教务处教研发展中心主任张娜就相关问题对叶教授进行了咨询,并与我校教师代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本次研讨会的学习与交流,为我校专业与课程建设工作提供了考参的新思路,令与会代表深受启发。
学习分享:
金融学院段晓华老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刘副司长的讲话,从政策层面明确高等教育的方向,一是坚持内涵式发展,即提高质量强化特色,特别提出应用型、创新型本科教学偏少,这与我校的战略方向是相一致的;二是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地位,发挥高等教育四大功能,即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这就告诉我们,我们的学科和专业建设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内容;三是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包括优化专业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这些领域也是我们现在正在逐步做的,今后应注重在专业发展的重要领域进行改革,才能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提升。”
艺术设计学院焦继斌老师----课程质量的提高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教师作为课程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强化专业水平,不断进取。学校也应立足于对教师的专业培养,提高教师归属感,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会计学院谢晓妮老师——通过参加本次会议,我充分认识了专业建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中所发挥的决定作用,作为专业内涵形态的课程体系决定了学生培养的特色及其知识和能力体系结构,应该把课程建设作为创新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物流贸易学院李艳老师——此次会议使我对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在今后的专业建设工作中,我们会继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依据本地的区域优势及资源条件进行教学综合改革,梳理现有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同时,强化本专业的特色建设,做到“人有我强、人有我特,人有我优”,并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使人才培养从“考生”真正变成“学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