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没想过这场对话会跨越十三年,这十三年关于奉献、关于陪伴、更关于成长。
十年•青春
“阿姨还记得才来的时候学校是什么样么?”从入校到现在,我只要遇到她,总见她满面和煦的微笑。“我才来的时候啊,这边还有这边都是荒地。”阿姨说着把手指向了新教学楼方向和男生宿舍方向。“还有好多的平房,变化的地方太多了,学校面积扩大了很多,环境更是不用说了。我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孩子们越来越懂事听话,尤其是这几年光咱们楼不少孩子都考上了浙大,人民大之类的重点大学研究生。”其实早在开学典礼时学校便向我们展示了学校早期照片,从一个养鸡场里办起的学校,如何一步一步建设成一个正规颁发学士学位的大学,这中间的困难与艰辛是年幼的我无法得知的。
“阿姨在这里工作多久了呢?”
“十三年了,其实我刚来的时候也没想到我会在咱们学校工作这么久,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着,猛然的我才忽然发现,我原来已经来了十三年了。”
“会觉得后悔么?‘怎么就在这里呆了这么久’之类的想法有过么?”
“说实话,真的没有。一是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不后悔;二是因为咱们学校真的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不但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而且还给了我一份虽然不多但足以温饱的工资。况且学校环境现在越来越好,原来什么都没有,我就从小窗户里看着学生走来走去。现在增加了打卡机、监控、还有工作台,每天跟学生们打打招呼,说说笑笑的,自己的心态也变得年轻的。所以我觉得没什么可后悔的。”
许多人将时间与青春交给了学校,而学校将这些人的付出化为前进的动力,向上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得坚实。我想,正因为阿姨拿着学校交与自己的满意答卷,所以才能这样淡然的说出知足、不后悔吧。
十年•平和
“在学校工作的这些日子里,您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么?”
“才来学校的时候自己也很年轻,这些年学校改变了不少,自己也改变了不少。比起原来急躁的性格,现在变得平和了不少。我觉得这可能是这份工作带给我的,因为它让我觉得安稳,一批批学生走,一批批学生来,每天都有值得高兴的事,我也就变得平和了。况且学校的待遇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我退休了以后退休工资和医疗保险都有保障,没什么可担心的,看眼前就够了。”
所有欧亚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由此开始,随处可往。”欧亚夏天的夜晚有男孩在操场围坐弹吉他、地下室有乐队在排练、穿着轮滑鞋的学生在校园内穿梭、街舞社的同学干脆就在路边开始排练。这份自由学校不仅仅将它交与了学生手中,更将它交与了员工手中。学生之所以敢挥霍自己的青春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阿姨之所以平和且幸福,这两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其实都是同一个原因,我们有最强有力的后盾——欧亚学院。
十年•人文
这是问阿姨的最后一个问题:“您有什么想对学生说的么?”
“那太多了,希望你们大一就好好学习,不要等到后来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希望你们花钱省一点,现在父母赚钱都不容易,不要把钱都花在玩上,多买点书;希望你们早点回来,晚上了女孩子在外面不安全……”阿姨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这时候的阿姨并非像楼管而是妈妈。学校的学生也总说,在欧亚楼管阿姨不叫“阿姨”而是叫“楼妈”,这一说法由此看来是有道理的。
许多人看到了欧亚学院良好的环境;许多人看到了欧亚学院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有许多人看到了学校高端的教学设施,而我觉得学校真正独特的是它的人文情怀。无论是环境、教学理念还是设备,无不体现着对学生的关怀,而这些关怀都化作了刘阿姨嘴边的一句“早点回来”。或许这就是欧亚吧,在这里,梦想都结了果;在这里,学生都找到了路。
(物流贸易学院胡子绮/供稿休闲管理学院刘俊/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