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沈惠忠教授在论证会上发言
(图二)李正副校长向沈惠忠教授颁发聘书
(图三)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11月25日下午,我校外国语学院在行政中心三层鸟巢会议室召开了英语专业和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暨沈惠忠教授聘任仪式。本次论证会,学院邀请了悉尼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悉尼大学孔子学院建院院长、悉尼大学TESOL硕士项目创办人、澳大利亚昆士兰高级语言教育顾问、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Linkage项目首席研究员、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资助的NALSSP首席研究员、2005年度国际教育家沈惠忠教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早幼教人才岗位能力认证项目西北区教学主管、儿童学习能力高级指导师、陕西金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运营主任高辉女士和美国金宝贝早教中心西安区教学主管、香港资优宝贝早教中心运营主管、及新爱婴早教中心执行园长张静女士;我校副校长李正,教务处教研发展中心主任张娜,学生工作处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寇延,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阳、各专业教研室负责人、教务部、市场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付金亮主持。
会上,英语教研室和教育学教研室负责人张靖和白瑞芳分别就人才培养方案再次修订的缘由、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情况进行了详尽阐述。与会专家在听取汇报、查看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当前社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沈惠忠教授在谈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说到,课程能不能跟产业接轨,这是专业发展的关键;课程命名、学分设置也要和国际接轨,如果课程名、课程学分和国际课程名、课程学分一致,学生出国深造是可以免掉学分的。兼顾别人,就等于照顾自己;课程应增加学术英语写作,以便和海外课程接轨,便于学生出国进修。
沈惠忠教授在谈到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说,国内所讲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与澳洲有所不同,在澳洲叫Knowledge、Skill和Attitude,在澳洲的幼教机构里,幼儿园老师每天会给家长发Email,并配有很多图片,把孩子在园的场景真实呈现给家长;幼教和小教的师资要求比大学老师的要求要高;幼教老师要学习多元文化背景课程,多关注来自不同国家幼童的文化和生理发育;课程命名上多看西方课程设置,让课程命名能够通用;沈教授还建议在招生环节增加专业面试,对于不适合的学生可以调整专业,这样是对学生负责。最为关键的是,沈惠中教授讲了这样一则国际趋势,即Universal Provision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他说,早教需纳入国民教育序列,需要政府投入。
陕西金智教育的运营主任高辉女士看过课程计划后讲到,早教幼教一线工作者,他们唱歌跳舞的水平相当,所以要特别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这很重要,要有爱,爱中要有自由;同时建议增加跟国际接轨的课程;心理学课程占的学分适宜,0-3岁和3-6岁幼童生理发育特点也很重要,只有这样以后与孩子的家长沟通孩子情况时才能做到扎实、客观。
美国金宝贝早教中心主任张静女士谈到,家长对早教老师的要求很细致,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善于体察幼儿个体差异;培养的人才要了解幼童生理发育特点,能够从专业度和专业性上解释家长的疑问。
教研发展中心主任张娜提出两点建议,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来看,专业课程设置上如果加进专家们的意见会更加充实;教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因为幼教产业不成熟,所以职业能力培养没有细分。
论证会即将结束时,副校长李正为远道而来的国际名师沈惠中教授颁发了“西安欧亚学院名誉教授”聘书,到会人员对此给予热烈掌声。最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阳作了总结发言,一方面向到会的嘉宾表达了学院诚挚的感谢,另一方面引发了更多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此次专业人才培养论证会进一步拓宽了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加快了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外国语学院 闫瑰歌/供稿 马健/摄影)